眼明千载老风烟,幽思悠然喜欲颠。
疑在浣花诗里见,只无松子落僧前。
眼明千载老风烟,幽思悠然喜欲颠。
疑在浣花诗里见,只无松子落僧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松下禅僧静坐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宁静的美感。诗人以“眼明千载老风烟”开篇,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仿佛让读者能够穿越千年,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变迁。接着,“幽思悠然喜欲颠”一句,不仅展现了禅僧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疑在浣花诗里见”,通过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那些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诗句,暗示了禅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共鸣。最后,“只无松子落僧前”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僧周围环境的宁静,同时也暗含着一种禅意的深邃,即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松下禅僧形象的刻画,以及对自然与禅宗哲学的融合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超脱境界的追求与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我家种梅三百树,恼人不特香如雾。
阶前花影二更来,月光到处纵横住。
几回欲画嗟未曾,李君能事乃尔能。
素绡窃我当时景,更引夜月花边升。
濡毫晕水厌凡墨,扫烟自就千枝灯。
客衣缁尽不复恨,但喜占艺清如冰。
圭玄漆响用不尽,博金价定无亏增。
又闻觅句颇清熟,社中宗匠交口称。
云台万事元心计,只学希夷多爱睡,醒时非画亦非诗,恣向虚空写千偈。
君船再过嵎中未,乌丸并望新篇寄。
醉来染试陋溪藤,满壁蛟龙风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