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长怀听雨心,道人今夜坐应深。
谁知北斗回元气,我爱南风和好音。
况复五湖俱入海,莫须三日始为霖。
麦秋时节阴晴半,时有鸠声出远林。
数月长怀听雨心,道人今夜坐应深。
谁知北斗回元气,我爱南风和好音。
况复五湖俱入海,莫须三日始为霖。
麦秋时节阴晴半,时有鸠声出远林。
这首诗《听雨》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听雨的情景,以及对雨天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
首句“数月长怀听雨心”,点明诗人久已期待听雨的时刻,表达了他对雨声的深深喜爱与期待。接着,“道人今夜坐应深”一句,以“道人”自指,暗示诗人可能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品味雨声,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谁知北斗回元气,我爱南风和好音。”这两句诗运用了北斗星回归与南风和鸣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北斗星的回归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秩序,而南风和鸣则带来了温暖与生机,诗人对此深感喜爱。
“况复五湖俱入海,莫须三日始为霖。”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自然景象的广度,将五湖四海的雨水汇聚,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即将来临。然而,诗人似乎并不急于等待这场雨,而是享受此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麦秋时节阴晴半,时有鸠声出远林。”描绘了麦秋季节的天气变化,一半阴云,一半晴朗,偶尔传来远处树林中斑鸠的叫声。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与生机,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夜晚听雨时的内心世界。邵宝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晚的雨声与心境。
鸟性悦俦匹,人情岂无慕。
亟见不云数,独行必相呼。
昨有城上眺,今复郭南步。
膏雨回原绿,丰林宿残雾。
久芜慨我庐,旱水两妨误。
夏禾既岑漠,秋秫庶能穫。
酿具粗巳足,念子有长路。
渡江已半月,终日劳宾饯。
夜梦江上山,恍若浮盏面。
觉来启篷阅,千里横一衍。
遥青出绿髻,忽尔天外见。
明明诗劵落,隐隐画屏献。
安得一往登,趁我双足健。
渔樵日来去,过眼不知羡。
珍重瓠庵人,偕此泉石愿。
故乡堕渺茫,乃此穷山依。
力业困乏资,萧飒如秋晖。
人生初无根,岁月著翼飞。
更堪几寒暑,蔓草真同归。
与怀死后名,不补身前饥。
已矣勿多谭,宁能置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