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分绿上雕栏。幕卷帘垂夜未阑。
玉骨珊珊惯耐寒。掩青鸾。绝代蛾眉称意难。
梧桐分绿上雕栏。幕卷帘垂夜未阑。
玉骨珊珊惯耐寒。掩青鸾。绝代蛾眉称意难。
这首《忆王孙》由清代诗人丁善仪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闺女子独处的画面。
“梧桐分绿上雕栏”,开篇即以梧桐之绿映衬雕栏,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梧桐叶色的分层与雕栏的精致相得益彰,仿佛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故事的深闺之中。
“幕卷帘垂夜未阑”,随着夜色渐深,窗帘轻轻垂下,夜幕尚未完全降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思绪并未随夜色而沉寂,反而更加纷繁复杂。
“玉骨珊珊惯耐寒”,通过比喻,将女子的肌肤比作玉骨,既展现了其娇嫩与高洁,又暗示了她对寒冷的适应与承受能力。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内在坚韧品质的赞美。
“掩青鸾,绝代蛾眉称意难”,“青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女子的美貌。绝代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绝世佳人一般美丽。然而,“称意难”三字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暗示了女子虽有倾城之貌,却难以如愿以偿,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涩与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在美,更深入揭示了她内心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
三星低户月挂柳,健儿却扇拥新妇。
平明跨马出从军,新妇泣啼斜倚门。
邻媪语新妇,卿勿怨离别。
良人树功勋,炙手势可热。
新妇殷勤谢邻媪,多君慰我我增恼。
不见西家年少郎,往岁荷戈向南讨。
归时黄金大如饼,买得佳人如玉好。
故人无语泣空房,独对深宵镫烛光。
何如长炊扊扅老,白头贫贱无相忘。
不然苦战沙场久,碧血千年犹不朽,洞房我亦甘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