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朝辞供奉班,客程宵济洞庭湾。
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
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閒。
帝里朝辞供奉班,客程宵济洞庭湾。
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
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春兴(其五)》,描绘了诗人离开帝都后的旅程,以及对故乡和晚年生活的怀念。首联“帝里朝辞供奉班,客程宵济洞庭湾”写诗人清晨离开宫廷,踏上归乡之路,夜晚在洞庭湖上渡过,展现了旅途的辛劳与孤寂。
颔联“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运用神话传说,湘灵是湘水女神,鲛女则象征织女,通过她们的乐声和织机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寓言诗人的心境。
颈联“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青草、波光、梦泽和远方的苍梧山,暗示了诗人对故乡和远方山水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知路途的迷茫。
尾联“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閒”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岷江的眷恋,以及对自己垂暮之年回归平淡生活的期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旅途为线索,通过神话、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慨。
露华侵晓,酿春寒种种,动人愁绝。
底事三更眠不稳,窗外雨声凄切。
细数铜壶,频添绣被,兽碳红炉灭。
心情无那,不知还向谁说。
况是十载离家,半生作客,入世遭磨折。
辛苦好偿儿女债,赢得病怀如结。
梦绕青门,枕凝红泪,瘦影横残月。
晨鸡三唱,醒来又听檐铁。
九秋芳信知何许。新声一卷争睹。
雅韵珠流,清辞玉润,六代宗风堪溯。深情似诉。
正三径凝霜,一枝含露。
淡极无言,定应消受锦囊贮。家风君自领取。
想词坛兢羡,吟就飞絮。
听雨联床,消寒剪烛,酬唱兰闺伴侣。天涯日暮。
奈塞北风霜,江南烟树。愿写乌兰,好将红豆数。
滴粉搓酥,镂雪团香,新诗一编。
想吟工谢絮,曾邀叔赏,赋成鲍茗,惯得夫怜。
山映奁青,云迷桁白,绝代销魂句早传。
鸳鸯侣,喜一般才调,一样华年。匆匆催返瑶天。
怅月照青琴冷素弦。
幸银钩细字,犹霏麝馥,金荃丽字,尚叠鸾笺。
元相悲怀,潘郎愁结,触拨香痕意惘然。
空惆怅,望碧城飘渺,难挽飞仙。
窗半开,帘低捲。竹影风摇乱。
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
依稀前度约,游赏新来倦。
听铜壶漏水,偏向恨时转。睡成痴,醒又懒。
被冷谁忺恋。枕儿欹著,万绪千端怎消遣。
丝丝愁络纬,字字惊哀雁。乍离魂,被他花雾绾。
二分明月琼花映。听啼乌、宵枕唤将梦醒。
谁拨玉炉灰,烟袅钗头冷。
钗冷愁生新白发,卅九年、伴残妆镜。谁信。
似逝水无情,残花风引。
回首绣幕金奁,救飞蛾、剔落灯花红烬。
梁燕绕无踪,怅冻云寒凝。
试问玉埋何处也,寄愁吟、古台秋井。寂静。
忆一曲游仙,数声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