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咽洞箫里,皓齿艳歌声。
同声同气相应,双凤一时鸣。
春昼沉香火底,凉月碧桃花下,握手共谁听。
有酒且勿醉,细倩玉纤倾。白髭须,缘底事,为愁生。
尊前怨思儿女,向我诉衷情。
东第贵官鼓吹,北里市尘筝笛,适意各忻荣。
老耳未聋聩,日日饮升平。
呜咽洞箫里,皓齿艳歌声。
同声同气相应,双凤一时鸣。
春昼沉香火底,凉月碧桃花下,握手共谁听。
有酒且勿醉,细倩玉纤倾。白髭须,缘底事,为愁生。
尊前怨思儿女,向我诉衷情。
东第贵官鼓吹,北里市尘筝笛,适意各忻荣。
老耳未聋聩,日日饮升平。
这首元代胡祗遹的《水调歌头·宴乐》是一首宴饮欢歌之作,以洞箫和艳歌声为引,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场景。"呜咽洞箫里,皓齿艳歌声"形象地刻画了音乐与歌声的和谐交融,犹如双凤齐鸣,生动而悦耳。接下来的"春昼沉香火底,凉月碧桃花下",通过环境的描绘,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宴会上的欢聚时光。
"握手共谁听"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美好时刻,能与谁共享这份欢乐的疑问,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忧郁,反而劝慰自己"有酒且勿醉,细倩玉纤倾",享受眼前的美酒佳人,暂忘世事烦忧。
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人生短暂,白发早生,"缘底事,为愁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然而,面对富贵荣华,无论是东第贵官的鼓吹还是北里市井的热闹,他都能坦然接受,"适意各忻荣",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诗人以"老耳未聋聩,日日饮升平"作结,表示即使年老,仍能沉浸在和平盛世的饮酒之乐中,展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宴乐的欢愉,又有人生的哲思。
仙槎路。无数水驿津亭,霜花冰树。
雪消南浦飞旌,春风行到,旧曾行处。
远凝伫,杳杳重滩苦竹,船窗篷户。
银涛大小孤山,临江洒酒,共谁笑语。
怜我茸衫留滞,醉墨调笙,年时歌舞。倦倚一灯。
空庭明月如故。鸡鸣紫陌,祇剩红牙句。
依稀记、崆峒岚翠,郁孤台古。有梦随君去。
鹧鸪啼恨,桄榔别绪。揽镜增秋缕。
也记得、燕台梨云莺雨。夕阳寄与,恋人轻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