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险过牛渚,林幽类鹿门。
恋兹耕钓乐,忘却缙绅尊。
扫石安茶灶,携书坐竹根。
衰荣相倚伏,天道妙难论。
地险过牛渚,林幽类鹿门。
恋兹耕钓乐,忘却缙绅尊。
扫石安茶灶,携书坐竹根。
衰荣相倚伏,天道妙难论。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和友人韵(其三)》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地险过牛渚",以牛渚之地的险峻来衬托出此地的偏远与宁静,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林幽类鹿门"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如同古代名胜鹿门山,暗寓诗人归隐之心。
"恋兹耕钓乐"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耕钓生活的深深喜爱,这是他对仕途功名的暂时放下,选择了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方式。"忘却缙绅尊"一句,表明他已忘却了官场的尊贵地位,更愿意享受这份朴素的乐趣。
"扫石安茶灶,携书坐竹根"两句,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如清扫石头置茶灶、手执书籍坐在竹根上,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状态。最后,"衰荣相倚伏,天道妙难论"以自然的盛衰规律作结,暗示人生起伏无常,只有顺应天道,才能体会其中的微妙之处,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哲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绮殿三春晚,玉烛四时平。
藤交近浦暗,花照远林明。
百戏阶庭满,八音弦调清。
莺喧杂管韵,钟响带风生。
山高云气积,水急溜杯轻。
簪缨今盛此,俊乂本多名。
带才尽壮思,文采发雕英。
乐是西园日,欢兹南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