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八日萧閒道馆听袁南宫弹琴是日风雨萧然有感而作》
《八月十八日萧閒道馆听袁南宫弹琴是日风雨萧然有感而作》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玉琴转清亮,风雨更飘飖。

疏桐荫高馆,朱槿耀芳条。

生物曷可遏,抚事发长谣。

弱龄陪清宴,楢发想垂髫。

相见日以老,离居梦且遥。

秋江渺云水,去鹤影遥遥。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八月十八日萧閒道馆听袁南宫弹琴是日风雨萧然有感而作》。诗中描绘了在萧闲道馆内听袁南宫弹琴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玉琴转清亮”,描绘了琴声的清脆悦耳,仿佛玉石般纯净明亮。接着“风雨更飘飖”一句,将自然界的风雨与琴声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氛围。

“疏桐荫高馆,朱槿耀芳条。”这两句通过描绘高馆旁稀疏的梧桐树和鲜艳的朱槿花,展现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生物曷可遏,抚事发长谣。”诗人感叹生命的不可遏制,即使面对风雨,依然能发出悠长的吟唱,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弱龄陪清宴,楢发想垂髫。”回忆起年轻时与友人共度的清雅时光,想象着自己白发苍苍的样子,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见日以老,离居梦且遥。”随着岁月的流逝,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分别后只能在梦中相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

“秋江渺云水,去鹤影遥遥。”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江云水、鹤影远去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漂泊不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春暮杂感

一樽佳酿小园新,才罢迎春又送春。

流水无心滋绿野,落花有梦怨红尘。

年华似客留难住,世事如云认不真。

逢个蜀僧清话久,宛然明月指前身。

(0)

野望

晓烟寒树影昏昏,临水人家静掩门。

菽麦生时见春意,井闾深处豁朝暾。

风光屡变青蘋末,霜气难消乌桕村。

行到水穷无一事,闲云过鸟两忘言。

(0)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其六

西泠春树晓离离,老鹤重来未有期。

大好湖山看不足,片云和影落寒漪。

(0)

梅花绝句四首·其一

翠羽宵阑语未休,漫将玉笛唤春愁。

花前别有销魂处,风雪天涯独倚楼。

(0)

题画梅八首·其四

我亦人间冷淡人,清寒端底与为邻。

谢家已病修难到,黄氏还忧瘦等身。

巢许相期应恨晚,湖山独步自成春。

却嫌真态难追忆,画里无端脱玉鳞。

(0)

梅花

淡烟寒月映芳姿,浣尽春愁只自知。

不信东君难忍俊,晓来吹酒上凝脂。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