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海岩》
《三海岩》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灵邑西南古洞天,我来方信海为田。

无名不入州图载,有路空闻野老传。

此日登山人采蚌,当时饮马客留钱。

颜公昔记麻姑说,三变柔桑事果然。

(0)
注释
灵邑:古代地名。
西南:方位。
古洞天:古老的神秘洞穴。
海为田:比喻大海变为可耕种之地。
无名:没有正式名称。
州图:州府的地图。
野老:乡村老人。
登山人:登山者。
采蚌:采集河蚌。
饮马客:过往的骑马旅客。
留钱:留下买马的钱。
颜公:指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麻姑:神话中的仙女。
三变:多次变化。
柔桑:柔软的桑叶。
果然:确实如此。
翻译
灵邑的西南边有个古老的洞天秘境,我今日亲临才相信大海也能变成农田。
这里没有名字的地方不在州府的地图上记载,只有隐秘的小径由乡野老人口耳相传。
今天有人登山是为了采集河蚌,当年过往的旅人曾留下买马的钱币。
颜公曾经记录过麻姑的传说,关于桑树三次变化的故事果然应验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陶弼游历灵邑西南的一处古老洞穴——三海岩的所见所感。首句“灵邑西南古洞天”点出地点的神秘与古老,暗示着这里隐藏着非凡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我来方信海为田”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惊叹,仿佛大海也能化作耕田之地,富有想象力。

接下来两句“无名不入州图载,有路空闻野老传”,强调了此地的隐秘和鲜为人知,只有当地的老人能口耳相传其存在。诗人亲自登山探寻,看到人们在此采蚌,想象着往昔的马客也曾在此停留,留下痕迹。

最后两句“颜公昔记麻姑说,三变柔桑事果然”,引用颜公(颜真卿)的典故,提及麻姑仙人的传说,暗示这个地方曾有神奇的变化,如麻姑所说,桑树经历了三次变化。全诗以历史传说和现实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三海岩的神秘与变迁,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戏调李子丧内三首·其一

君家贤内友人知,自是兰芳不待时。

莫讶潘生头白尽,祗缘新草悼亡辞。

(0)

梁溪行乐词二首·其二

曲按新腔讵似前,妆成雅态更堪怜。

罗帏判醉从今夜,翠带留题是隔年。

(0)

送周以言再入越中二首·其一

湖山重到日,风景怅当时。

越客清江上,犹吟吊鄂诗。

(0)

发京贻诸同好

朝攀琼树思依依,身似先秋一燕归。

失路岂能连羽翼,停云惟有恋音徽。

亦知手版迎人懒,无奈心旌去国飞。

闻说漆园兹地近,将从傲吏息尘机。

(0)

简陆仪部

自甘寂寞解朝裾,何似承明厌直庐。

谢病早归年不待,避喧真与世常疏。

笔留藩溷因题赋,墨变池塘为学书。

参佐廨西芳草遍,时闻人访士衡居。

(0)

秋日奉谒太宰顾华玉

司空无事晚开衙,丛柏霜寒半宿鸦。

地向河间存礼乐,山从原庙见烟霞。

閒披图史常堆案,别起楼台即寄家。

流落陆云方自笑,也容门外候张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