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清乌山土地庙》
《德清乌山土地庙》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对联

耕而食,凿而饮,相传中古遗风,尚留村社;

春有祈,秋有报,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神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乡村社会的生活场景和对土地神的崇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耕而食,凿而饮”,开篇即点明了农耕文明的基础生活状态。农民通过辛勤的耕作获取食物,通过挖掘水源解决饮水问题,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

“相传中古遗风,尚留村社”,接着诗人指出这种生活方式和社区组织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村社是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在其中共同生活、劳作、祭祀,形成了紧密的社区联系。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传统习俗的延续性,也暗示了乡村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春有祈,秋有报,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神旗”,最后四句则聚焦于对土地神的信仰和祭祀活动。春天播种时,人们会向土地神祈求丰收;秋天收获后,则会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感谢。这样的仪式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通过与故乡父老一同参与这些祭祀活动,人们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维护着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和土地神崇拜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一种颂扬。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申凫盟见访

自枉高人驾,悠然淡旅情。

狂真疏礼法,老益厌诗名。

万树霜前色,连砧苑外声。

乡心剧岁晚,迟我碧山耕。

(0)

重游龙泉寺

溽暑郁我怀,携朋寻高爽。

出城见南山,幽况夙所赏。

龙泉久神异,风雨灵泽广。

别来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密树结层阴,峭壁当沆漭。

㟏岈䆗窱入,薜萝分披上。

蹑翠陟其巅,大千指诸掌。

法王宝地尊,霞光罗万象。

景趣犹如昔,理会顿殊曩。

探无悟无极,阅有谢有攘。

临兹诸缘空,耳目余清响。

留连恣遐瞩,浩浩神气朗。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0)

题宫紫玄春雨草堂

东掖传经计已疏,归来为筑浣花居。

苍山移石供支杖,春树分阴照读书。

竹外寻僧招野艇,雨中留客摘园蔬。

荷衣未制吾将老,乘兴何年共结庐。

(0)

寄怀傅掌雷

忆在长安驾玉龙,晓园花竹日相从。

醉沽兰液居中酒,闲看慈仁寺里松。

别久将无伤老大,官狂依旧笑疏慵。

只今绝域谁知己,好赋归来卧碧峰。

(0)

送王思龄归合肥

长安有客思山桂,挂席秋风潞河汭。

边城一雁正高飞,爽气澄霞雨新霁。

忆昨承恩衣绣衣,太仓充溢鼠雀稀。

六军白粲满区釜,君王玉馔有光辉。

左省高资重廷阙,特简清秩班卿月。

入告我后尽嘉谋,退食委蛇无请谒。

江上云山梦里来,知君肝胆几徘徊。

金樽满酌不辞醉,茫然清兴使人哀。

君不见八公仙去空山色,濡须之水流不息。

功成方可拂衣去,莫到淮南忘蓟北。

(0)

幸喜大同

幸喜云中捷,元凶已受诛。

神功收不战,仁泽到无辜。

草窃终难久,余氛会一苏。

有家见天日,歌舞遍山隅。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