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强欲效无诸,纵据全闽亦一隅。
内顾未能除海患,前徒何敢拒天诛。
姻连北阙情原戚,刑服西曹许自愚。
独幸圣恩多浩荡,胁从犹许贷文儒。
雄心强欲效无诸,纵据全闽亦一隅。
内顾未能除海患,前徒何敢拒天诛。
姻连北阙情原戚,刑服西曹许自愚。
独幸圣恩多浩荡,胁从犹许贷文儒。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陆世楷所作的《后感事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与反思。
首句“雄心强欲效无诸”,以“无诸”借指古代的英雄人物,表达出诗人怀有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想要效仿古代英雄,为国效力。然而,“纵据全闽亦一隅”一句转折,指出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仅能控制一方之地,难以实现更大的目标,暗示了个人力量在复杂的政治格局中的局限性。
接着,“内顾未能除海患,前徒何敢拒天诛”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国内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对可能面临的外部威胁的警惕。诗人意识到内部的安全隐患尚未解决,对外的抵抗也是不切实际的,体现了对现实政治挑战的深刻认识。
“姻连北阙情原戚,刑服西曹许自愚”两句,通过描述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他认识到自己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是不明智或愚蠢的,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立场和行动后果的审慎思考。
最后,“独幸圣恩多浩荡,胁从犹许贷文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宽大为怀的期待,希望即使是在被迫参与某些行动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宽恕。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君主仁政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可能陷入困境的无奈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个人责任以及政治道德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也有对现实挑战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道德抉择。
鸡栖于埘晚山碧,两牛偃蹇万钧力。
黄钟满脰鸣相欢,歘起缘何作勍敌。
水牯败绩秋风前,穿林觳觫蹊人田。
几无将军破燕虏,适堪卫尉驾车辕。
碧眼山僧可人意,大牛小牛与穿鼻。
更须宴坐三十年,直待无鞭更无辔。
君不见吴良斋郡吏,敛板居高随掾史。
诸郎元日寿府君,觞酒谀言败人意。
口角击节五马贤,鳆鱼百辈为君赐。
又不见江左之褚渊,此鱼一尾售数千。
丈夫须发果如戟,但知堪炙宁论钱。
平生刚直卧江汉,非吴非褚何由羡。
疗饥渐台亦可悲,味比疮痂良可贱。
谓言此物不拟尝,饷我因君累十觞。
汉阴槎头推不御,徐州秃尾甘走藏。
藜苋觞中初未识,已觉盘餐惨无色。
凭君遣使更函封,莫令子羽吟头责。
邺侯家藏三万轴,牙签新若手未触。
此翁眼如九秋鹰,一过成诵不再读。
愧非玄晏独峥嵘,复愧王郎著论衡。
案头萤乾太苦相,久假不归何痴生。
开州公子好奇古,胸中宝笈森四库。
安用邺候插架书,向来借我纸上语。
频年多病百不如,准拟传书学截蒲。
还君一鸱细故尔,莫厌时时开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