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阆山歌》
《阆山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阆州城中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gshān
táng /

lángzhōuchéngdōnglíngshānbáilángzhōuchéngběitái

sōngjìnjìnyúnjiāngdòngjiāngbēngwèibēngshí

zhīgēnguǐshénhuìjuésōnghuá

zhōngyuándòuqiěwèiguīyìngjiémáozhāikànqī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阆州灵山和玉台的赞美之情。诗中“阆州城中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灵山的洁白与玉台的翠绿并置,以突出自然景物之美。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描述了松树在云间摇曳,江水冲击岩石但又未能撼动,表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永恒坚固。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精神相通的意境。

最后,“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一句,则是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渴望和平的心情,以及对于修行、求道的向往。这里的“中原”指的是战争频发的地方,而“格斗”则是战争的代名词;“结茅斋看青壁”则暗示出家为僧,通过观察自然以达到心灵的净化。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离战乱、寻求精神寄托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周德祖自衡阳相别三十馀年会余窜夜郎德祖知南江寨相遇甚款道旧兴怀辄成长句

回雁峰前水拍天,峰头一笑尚依然。

休论华屋生前美,同在邯郸枕上眠。

骑马忽来临紫寨,传家故自有青毡。

时平栅垒无烽火,洒墨成诗有几篇。

(0)

再和·其二

密云初识雨前春,未羡官厨送八珍。

正苦睡魔须料理,愧无妙语敌甘新。

兵分刺史千馀骑,系出洪崖几世人。

丽句新词邻大雅,岂将文体效梁陈。

(0)

次韵义夫同年见寄二首·其二

高文落纸自生烟,论著传家继史迁。

气压千军横入阵,词倾三峡倒流泉。

赐袍初并龙墀下,走马同过凤阙前。

一落江湖坐穷困,顾予何敢望诸贤。

(0)

送刘美中舍人赴漳州二首·其一

一麾初出银台路,手把漳南玉兽符。

闾里高门容驷马,旗旄夹道拥前驱。

两科名姓惊天地,西掖文章似典谟。

诗卷从教传海贾,钓竿未肯拂珊瑚。

(0)

再次前韵二首·其一

邂逅忽登君子堂,眼明初识斗间光。

如窥银汉纤尘静,更酌金盘晓露凉。

玉座正临天北极,蓬山归直殿西廊。

野人不识升平事,但觉江边白日长。

(0)

送李成叔归峡江兼简萧懋德

平生未见嵇中散,野鹤轩昂识季昆。

江表今无耆旧在,中郎尚有典刑存。

螺川汗炙书千卷,玉涧船归酒一樽。

独羡冰清萧处士,通家能入李膺门。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