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仙》
《寻仙》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xiān
táng / zhāng

tóujìngqīngchùchùxiānxìnghuā

gèngjiànfēng西yōushuōyúnzhōngyóuyǒuliǎngsānjiā

注释
溪头:山涧的源头。
一径:一条小路。
青崖:青翠的山崖。
处处:各处。
仙居:仙人的居所。
隔:间隔。
杏花:杏树上的花朵。
更见:再看。
峰西:山峰的西边。
幽客:隐居的客人。
说:讲述。
云中:云端。
犹有:还有。
两三家:两三户人家。
翻译
山溪边的小路蜿蜒深入青翠的山崖,
沿途的仙人住所被杏花点缀,若隐若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的幽深山谷景象,溪流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青翠的崖壁之间。诗中的“处处仙居隔杏花”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那些仙境般的住所被盛开的杏花所围绕,显得格外神秘和宁静。

“更见峰西幽客说”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山巅之西,又发现了一位隐士或是道人的踪迹。这里的“幽客”指的是那些喜爱孤独生活的人,他们选择远离尘世,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最后,“云中犹有两三家”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份仙境般的氛围。诗人在云雾缭绕之处,依稀辨认出几户隐士的居所,这些“两三家”不仅是空间上的存在,更是心灵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仙境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林德久秘书寄楚辞故训传及叶音草木疏求序于余病中未暇因以诗寄谢

平时感叹屈灵均,离骚三诵涕欲零。

向来传注赖王逸,尚以舛陋遭讥评。

河东天对最杰作,释问多本山海经。

练塘后出号详备,晦翁集注尤精明。

比逢善本穷日诵,章分句析无遁情。

林侯忽又示此帙,正欲参考搴华英。

属余近岁方苦疾,笔砚废堕几尘生。

尝鼎一脔已知味,始知用工久已成。

况复身到荆楚地,详究兰芷闻芳馨。

前此同朝幸相与,锦囊诗文为我倾。

惜哉不早见此书,病中欲续神不宁。

年老耄及屡求去,倘得挂冠早归耕。

尚当一一为寻绎,期以爝火裨明星。

谩挥斐语塞厚意,深愧所报非琼莹。

(0)

宁海骆君挽词

古易人皆学,惟君志益坚。

研朱滴秋露,读简断韦编。

空谷甘无用,佳儿尚有传。

清风谁得似,竹满卧床前。

(0)

切切

我怀切切重切切,今日归当去年月。

香车不复故道来,血泪空沾旧行辙。

严风正射人面过,冻地惟忧马蹄裂。

举头且愿愁阴开,悲搅胸肠刻霜雪。

(0)

和景仁同游南园

喜公新就好林塘,方驾来游属盛阳。

广厦阴凉回暑气,平波炎赫变秋光。

酒中未免分清浊,身外何曾校短长。

地胜人高多乐事,须知洵美是吾乡。

(0)

次韵

势利拘牵无已时,超然真乐绝端倪。

家风淡寂从今见,人事尘劳与我暌。

门外旌旗犹坌拂,辕间款段已鸣嘶。

何当解组如初约,直与西京二傅齐。

(0)

柳梢青

云淡秋空。一江流水,烟雨濛濛。

岸转溪回,野平山远,几点征鸿。行人独倚孤篷。

算此景、如图画中。莫问功名,且寻诗酒,一棹西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