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丰年旧观还,使君心事最相关。
祇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
一室炉香书史畔,万家杯酒管弦间。
汉庭选表虚公府,白玉鸣珂未许攀。
乐土丰年旧观还,使君心事最相关。
祇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
一室炉香书史畔,万家杯酒管弦间。
汉庭选表虚公府,白玉鸣珂未许攀。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送周府尹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美好生活向往的诗句。
“乐土丰年旧观还,使君心事最相关。”这里的“乐土”指代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旧观还”则是说回到过去常去的高处眺望。使君,即官职名,可能指代诗中所送之人,这句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心事特别关心和理解。
“祇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这两句写的是诗中的主人公因其品格高尚、才能卓著而在世间留下了显赫的名声。这里的“祇因”意指“因为”,“标致”即是指示或表现,“清于水”比喻品德纯洁,清澈如水;“便有声名重若山”则形容其声望之大,如同山一般沉甸。
“一室炉香书史畔,万家杯酒管弦间。”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场景。诗人想象着友人在一个充满书香和炉香的小空间里,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同时外界则是人们举杯畅饮,弹奏弦乐的欢快氛围。
“汉庭选表虚公府,白玉鸣珂未许攀。”这两句诗写的是对友人政治上的期望和支持。汉庭指代朝廷,选表即是选拔人才,“虚公府”则是指官署之虚设,即空缺的职位;“白玉鸣珂”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与高贵的地位,“未许攀”则意味着尚未得到允许去攀援或接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和政治前景的美好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寄托和祝愿。
三间临水低低屋,柴扉正当溪口。
聚影捎窗,团云互石,百尺清泉飞溜。烟凝雾皱。
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
画帜疏棂,此中知道有人否。
三竿两竿风折,乱云寒不扫,苔点浓绣。
做不成烟,散还作雨,凉得夕阳都瘦。牵萝未就。
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斜立西风,打帘黄叶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