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乍冷九河滨,为惜芳条更怆神。
少更几何无奈老,树犹如此可堪人。
子山短赋空哀怨,洛下名妃委路尘。
寂寞永丰坊畔立,攀枝能不重沾巾。
寒风乍冷九河滨,为惜芳条更怆神。
少更几何无奈老,树犹如此可堪人。
子山短赋空哀怨,洛下名妃委路尘。
寂寞永丰坊畔立,攀枝能不重沾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创作的《秋柳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秋柳为载体,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寒风乍冷九河滨”,描绘了秋日河畔寒风初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为惜芳条更怆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秋柳的怜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与感伤。
“少更几何无奈老,树犹如此可堪人。”这两句诗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秋柳的老去与人的衰老进行对比,强调了生命易逝的主题。诗人感叹时间无情,连树木都难以逃脱岁月的侵蚀,更不用说人类了。
“子山短赋空哀怨,洛下名妃委路尘。”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短赋,二是唐代洛水边的名妃,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寂寞永丰坊畔立,攀枝能不重沾巾。”诗人站在秋柳旁,感到孤独与寂寞,即使攀折柳枝,也不禁再次流下泪水。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也暗示了秋柳在诗人眼中的形象,仿佛成了他情感寄托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三更月。
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
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
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玉立佳人,韵不减、吴苏小。
赋深情、华年韵妙。
叠鼓新歌,最能作、江南调。
缥缈。
似阳台。
娇云弄晓。
有客临风,梦后拟、池塘草。
竟装怀、□愁多少。
绿绮芳尊,映花月、东山道。
正要。
个卿卿、嫣然一笑。
几许伤春春复暮。
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
天际小山桃叶步。
白头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
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