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捣帛石》
《捣帛石》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ǎoshí
sòng / zhì

zhīxuánxiāozuòliùzhū

kōngshāndǎohányuèchuánshēngchèyúnguī

xiàoshízhēn

翻译
婺女编织深色的细纱,想要制作轻薄的六铢衣裳。
在空寂的山中,捣衣的声音伴随着寒冷的月光,响彻云霄的闺房。
可笑那些只知华丽丝绸的女子,不懂得捣衣砧和织布机的作用。
注释
婺女:古代神话中的织女星,这里指女子纺织。
玄绡:深黑色的细纱。
六铢衣:古代极轻薄的丝织衣物。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
捣寒月:在寒冷的月光下捣衣。
传声彻云闺:声音穿透云层,传到闺房。
绮縠女:穿着华丽丝绸的女子。
砧:捣衣石。
机:织布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静谧的山中织造精美布料的情景。她所织之物是玄色的细绡,打算用以制作价值六铢的衣服。诗中的“捣寒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在清冷的月光下工作的场景,而她的声音也传到了远处的云间高阁中。

后两句则带有一丝嘲讽,指出那些只懂得装饰打扮、不识织布之苦的女子们,她们不知道砧板和织布机的辛勤。这样的对比,不仅突出了婺女的勤劳与技艺,更反映了诗人对于女性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在生产活动中的不易。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某些女子浅薄行为的批评态度。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昔游·其一

昔游朐山阳,东海看出日。

空中金鸡鸣,红霞黯愁色。

火轮忽飞耀,苍岩炫丹阙。

半顶聆清风,波涛万里阔。

水天霁景明,帆樯植如发。

蓬莱露气深,浩荡潮头没。

穷秋惜日短,万象助凄冽。

归来倏三载,道路隔榛棘。

官场万井灶,化为豺虎窟。

巨鱼吼若雷,齿牙利金铁。

青山虽在眼,难具浮海筏。

药囊今已空,惆怅两鬓雪。

(0)

旅夕病榻作

疏帘微雨减吟词,鹤背风多瘦不支。

客里怀人偏善病,最难酒醒梦回时。

(0)

秋日偕寒人携楷朴概三儿山中散步

含秋散晨衿,遵涧缭修岭。

林稀山气疏,水落石梁整。

远迹人易亲,寡用昼知永。

既联渤涉兴,亦遂宣舒请。

悬梯掇晚果,瀹茗汲秋井。

翠巘当户深,云窦触村冷。

平生惬幽期,静缘觊天幸。

浮游苟不迷,弥祀同俄倾。

旷览日谢暄,发瞆烛思秉。

畴偕采药人,长此毕形影。

(0)

甘露寺晚眺

夕阳零乱处,吟眺倚禅关。

吴楚青苍际,江天浩渺间。

花残三月寺,人醉六朝山。

好句求难得,低徊未肯还。

(0)

除夕

驰驱成底事,望望白云飞。

今夕年将尽,他乡客未归。

苦寒侵病榻,积雪锁柴扉。

把酒不成醉,停杯泪湿衣。

(0)

归田自述·其二

望见蓬庐喜欲颠,弟兄慰问笑喧阗。

豪赀富拥书千卷,醉态狂歌诗一篇。

清白差堪贻子姓,烧丹何必学神仙。

兴来沽酒招朋好,斫脍烹雌足俸钱。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