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酬新剑南守朱叔止次旧韵宠寄之什》
《奉酬新剑南守朱叔止次旧韵宠寄之什》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使分符化剑川,政成应不俟期年。

买臣聊引会稽绶,长倩即登廷尉仙。

棋户虽高犹易敌,诗坛弥峻却难肩。

通家有契无纤隙,恶语深藏莫遍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chóuxīnjiànnánshǒuzhūshūzhǐjiùyùnchǒngzhīshén
sòng / zhōu

zhú使shǐfēnhuàjiànchuānzhèngchéngyìngnián

mǎichénliáoyǐnhuìshòuchángqiàndēngtíngwèixiān

suīgāoyóushītánjùnquènánjiān

tōngjiāyǒuxiānèshēncángbiànchuán

注释
竹使:古代使者用竹简传递命令。
期年:一年。
买臣:朱买臣,西汉官员,以才华闻名。
会稽绶:会稽太守的官印或象征权力的绶带。
长倩:虚构的人物,比喻能人。
廷尉:古代司法官职。
棋户:擅长下棋的人。
诗坛:诗歌界。
弥峻:非常艰深。
通家:世交,关系亲密。
纤隙:细微的缝隙,指矛盾或隔阂。
恶语:恶意的话语。
莫遍传:不要到处传播。
翻译
竹简使者分发符令如同剑川,政绩应当不必等待一年完成。
像朱买臣随意展示会稽太守的绶带,长倩立即成为廷尉的杰出人物。
即使棋艺高超也容易被超越,诗歌领域艰深却难以匹敌。
我们两家交情深厚没有丝毫缝隙,恶言恶语切勿四处传播。
鉴赏

这首宋诗是周必大赠给新任剑南守朱叔止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首句“竹使分符化剑川”以竹简比喻职权交接,象征朱叔止的到来为当地带来革新力量,如同剑川破冰,寓意政绩迅速显现。次句“政成应不俟期年”赞扬其行政效率,暗示他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买臣聊引会稽绶”引用汉代严助的典故,表示朱叔止有望像严助那样凭借才学得到重用。“长倩即登廷尉仙”则将他比作古代能人,暗示其在司法领域也将有卓越表现。接下来的“棋户虽高犹易敌,诗坛弥峻却难肩”两句,通过围棋和诗坛的比喻,赞扬朱叔止在政务和文学两方面都具有超群才能,但后者更为人所难及。

最后两句“通家有契无纤隙,恶语深藏莫遍传”表达对友谊的信任,强调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希望负面流言不会影响他们的关系。整首诗语言流畅,运用典故巧妙,展现了诗人对朱叔止的高度评价和深厚的友情。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家时甫星使端午招同幕府板桥园夜集

海云岛月付沧桑,眼底扶馀识霸王。

金谷园亭诗酒录,玉溪身世绮罗场。

隔江喧夺龙舟綵,列戟光凝燕寝香。

天汉星槎望牛斗,宣防移节镇珂乡。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三

顶礼焚香告上天,河南夫子祝彭年。

筹周六甲贞元会,庆尽三多日月延。

鹤算长生宜佩箓,龟龄不老直为仙。

慇勤敬上南山酒,晋爵加冠定有缘。

(0)

东港竹枝词·其五

湖边春水碧于苔,为听泠泠溪畔来。

不耐颠风阻人兴,渔舟欲上又推开。

(0)

毗陵,孔道也。壬辰之冬,孟渎三河大工未已,漕艘毕集。又以台湾有事;豫、陕官兵络绎南下,供应骄将悍卒,晓夜扁舟与夫役奔走河干者三月,虽寒热之疾屡作,风雪中竟亦无害。作此示从役诸人

羽书驿传日纵横,抚字催科政未成。

三月扁舟风雪雨,一时徵役漕河兵。

官如逆旅还多病,岁近知非亦自惊。

辛苦闾阎人莫叹,明年安稳事春耕。

(0)

大屯顶登眺

飘渺雄观一望收,遥遥岛屿浪中浮。

看山兴适行无定,困雨心烦醉即休。

云影日移岩穴暝,涛声夜吼海门秋。

从今诗骨添雄健,胜卧元龙百尺楼。

(0)

近接移知,以克彰微芳,蒙上恩赏加布政使衔。三月十二日,望北叩谢恭纪

一朵红云下阙廷,九重恩重永心铭。

红光爵晋珊瑚顶,华采冠加翡翠翎。

既少勋劳酬厚泽,更无善誉答先灵。

崇朝北望头频叩,霭霭炉烟满袖馨。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