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打汀岛赤,孤烟生池塘。
清吟倚大树,瑶草何馨香。
久别青云士,常思白石房。
谁能共归去,流水似鸣珰。
霜打汀岛赤,孤烟生池塘。
清吟倚大树,瑶草何馨香。
久别青云士,常思白石房。
谁能共归去,流水似鸣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初冬的景象,霜冻打击着岸边的赤土,小池塘里升起了孤独的烟雾。诗人倚靠在大树下,感受到瑶草散发出的馨香。这一切都让诗人不禁思念远方的朋友——那位居住在青云之外、白石房中的士人。
诗中“谁能共归去”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共同生活的渴望。而最后一句“流水似鸣珰”,则是用来比喻那不断流淌的时光,恍如珠玉相击,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时光易逝时的无奈与感慨。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
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