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暝瑶廊,香迷珠槛,暗里寻到藤边。
小葩柔蒂,五出绽匀圆。
护煞娇黄淡绿,芳心怕、炎晷熏煎。
凉阶晚,微闻逗漏,抹丽一时妍。
堪怜风细处,幽馨软弱,难到樽前。
借纨扇、兜来一缕龙涎。
记起灵芸小字,销魂甚、谁捧婵娟。
休搴摘,红栏宝枕,人静就花眠。
天暝瑶廊,香迷珠槛,暗里寻到藤边。
小葩柔蒂,五出绽匀圆。
护煞娇黄淡绿,芳心怕、炎晷熏煎。
凉阶晚,微闻逗漏,抹丽一时妍。
堪怜风细处,幽馨软弱,难到樽前。
借纨扇、兜来一缕龙涎。
记起灵芸小字,销魂甚、谁捧婵娟。
休搴摘,红栏宝枕,人静就花眠。
这首《满庭芳·咏夜来香》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来香在夜晚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夜来香在暗夜中的独特魅力。
首先,“天暝瑶廊,香迷珠槛”,开篇即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雅的氛围,瑶廊与珠槛象征着高雅与精致,而“天暝”则暗示了夜幕降临的宁静时刻,为夜来香的出场铺垫了背景。
接着,“暗里寻到藤边。小葩柔蒂,五出绽匀圆。”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夜来香在藤边悄然绽放的情景,花瓣五瓣均匀展开,既表现了花朵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护煞娇黄淡绿,芳心怕、炎晷熏煎。”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夜来香的花朵描绘得如同娇嫩的少女,害怕烈日的炙烤,保护着自己淡黄色与绿色的花瓣,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适应。
“凉阶晚,微闻逗漏,抹丽一时妍。”随着夜色的加深,凉爽的台阶上,夜来香的香气轻轻飘散,如同一抹亮丽的色彩点缀了夜晚,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
“堪怜风细处,幽馨软弱,难到樽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夜来香在微风中散发的幽香的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香气难以被捕捉和欣赏,增添了几分遗憾与美好。
“借纨扇、兜来一缕龙涎。记起灵芸小字,销魂甚、谁捧婵娟。”通过借用纨扇兜来一缕龙涎(香料)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夜来香香气的珍贵与迷人。同时,诗人联想到古代女子灵芸的小字,以及她手持月光般的婵娟(月亮),表达了对夜来香香气的深深怀念与赞美。
最后,“休搴摘,红栏宝枕,人静就花眠。”诗人劝告不要轻易采摘这美丽的花朵,因为它们在寂静的夜晚与人相伴,共同入眠,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夜来香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夜来香在夜晚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