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阴径而下至振衣渡又名却女津》
《由阴径而下至振衣渡又名却女津》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夷犹竟韶景,窈窕此山阿。

越女兴犹剧,夕阴将奈何。

攀藤龂纤指,蹑草涴轻罗。

石碍莲双朵,泥沾玉一窝。

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山间小径上的行进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意象和动态场景,展现了女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与感受。

首句“夷犹竟韶景,窈窕此山阿”描绘了女子在美丽春光中漫步于山间小径的情景,山道蜿蜒曲折,充满了幽静与神秘。“越女兴犹剧”则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她可能是越地的女子,其兴致勃勃,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与热情。“夕阴将奈何”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傍晚的阴云预示着夜晚的到来,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愁。

接下来的几句“攀藤龂纤指,蹑草涴轻罗”细致地描绘了女子在行走过程中的动作,她攀爬藤蔓时手指被划伤,踩踏草地时轻罗裙摆被弄脏,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她的行动与遭遇。而“石碍莲双朵,泥沾玉一窝”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石上不慎踩到莲花,花瓣受损,以及在泥泞中行走时,仿佛自己的玉足也沾染了泥土,这些都体现了她在自然中的脆弱与美丽。

最后,“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表达了女子想要快速穿越水面或险境的渴望,但最终因害怕而未能实现。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既体现了她勇敢探索未知的勇气,也展现了面对困难时的谨慎与理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女子在自然中的行动与情感,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乙丑立春得春字·其二

葭管灰旋万象新,东风吹彻海天春。

会须遍播阳和意,岛屿民皆击壤民。

(0)

海物杂咏

鳒鲽名笺尔雅图,双游忘却在江湖。

伤心反目惭于汝,忍作王馀片影孤。

(0)

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其三

绮窗染翰净无尘,著手生香竟绝伦。

惨淡云烟编画史,聪明冰雪拜花神。

消磨北苑三升墨,点缀西溪一卷春。

绝类华光师粉本,冷魂墨迹自精匀。

(0)

鹿港施文远君招宴

世事如棋局局残,疏狂到老笑弹冠。

诗盟白社欢连夕,酒泛红螺醉一团。

风月喜从楼上咏,须眉漫向镜中看。

年臻大衍沧桑后,落拓当年七品官。

(0)

台湾竹枝词·其一

冬残草尚绿成围,广漠风中试袷衣。

笑客莫惊春太早,秧针田内正初肥。

(0)

感事·其五

神州真不返,吾意竟蹉跎。

忍坐军需急,宁论岁币多。

挥戈悬汉日,衔石误虞罗。

岂见臧文仲,当车泣卞和。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