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盛夏满池莲,若耶溪边来美人。
三三五五斗婵娟,兰桡桂棹花争妍。
忽忆征夫出戍边,塞上十年犹未还。
人未还,春已暮。
妾颜应共落花残,妾心暗随流水度。
落花流水自年年,绿暗红稀空自怜。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随飞叶化为尘。
江南盛夏满池莲,若耶溪边来美人。
三三五五斗婵娟,兰桡桂棹花争妍。
忽忆征夫出戍边,塞上十年犹未还。
人未还,春已暮。
妾颜应共落花残,妾心暗随流水度。
落花流水自年年,绿暗红稀空自怜。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随飞叶化为尘。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江南盛夏满池莲花的美景,以及采莲女子的美丽与哀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与远征丈夫的情感纠葛,充满了对爱情的深情和对战争的无奈。
首句“江南盛夏满池莲”,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江南夏日景象,满池的莲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接着,“若耶溪边来美人”一句,将画面聚焦于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从若耶溪边而来,仿佛是这池中莲花的化身,美艳动人。
“三三五五斗婵娟,兰桡桂棹花争妍”进一步描绘了采莲女子们的活动场景,她们或三三两两地嬉戏,或五五成群地竞相展示各自的美丽,与周围的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然而,美好的景象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忧伤。“忽忆征夫出戍边,塞上十年犹未还。”诗人巧妙地引入了战争这一主题,通过回忆远征的丈夫,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的“人未还,春已暮。妾颜应共落花残,妾心暗随流水度”四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的容颜随着春天的逝去而凋零,内心如同流水般默默流淌,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落花流水自年年,绿暗红稀空自怜。明年若更征边塞,愿随飞叶化为尘。”诗人以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力。女子的愿望是,如果丈夫再次出征,她愿意化作落叶,追随他而去,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爱情、生命和战争的复杂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杨子流三吴,烟尘罹家患。
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
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
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
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
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
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