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洛阳文仲恭太守赠诗次韵答之》
《过洛阳文仲恭太守赠诗次韵答之》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虏尘横掩上林花,徒想干城咏肃罝。

岂料处堂安燕雀,忽令起陆扰龙蛇。

徙薪计慨朱云槛,仗节雄思博望槎。

早晚中兴天悔祸,屈平莫自赋怀沙。

(0)
鉴赏

此诗《过洛阳文仲恭太守赠诗次韵答之》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孙桐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中兴的期待。

首句“虏尘横掩上林花”,以“虏尘”象征外敌入侵,将繁华的上林花比喻为被战争破坏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战乱的痛惜之情。接着,“徒想干城咏肃罝”,通过对比昔日的英勇将士与当前的局势,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当前局势的无奈。

“岂料处堂安燕雀,忽令起陆扰龙蛇。”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国家比作“堂”,燕雀比喻为小人,龙蛇则代表国家的动荡与危机。诗人感叹国家在看似安定之时,却突然遭遇动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徙薪计慨朱云槛,仗节雄思博望槎。”“徙薪计”出自《左传》,意指预防火灾的措施;“朱云槛”则是借指高处的瞭望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与稳定策略的思考,以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最后,“早晚中兴天悔祸,屈平莫自赋怀沙。”诗人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待,希望上天能反省并改正错误,同时也鼓励自己像屈原那样,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不自怨自艾。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忧虑,更有对未来中兴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游侠篇·其二

碧眼昆崙奴,腰间双明月。

杯酒然诺间,寸心纵横发。

三尺吴钩七尺身,为君一掷同秋尘。

白虹射日日无色,咸阳道血波溅人。

君不见平津邸车门,戟士夜如蚁,乾坤不平从此始。

曷不一洗报天子,轵深里人安足拟。

(0)

四十咏·其三十二方太常鹏

庶子负书淫,终岁勤述作。

谢病再起官,将因传礼乐。

鹤禁屣若遗,清卿秩仍削。

悠悠见素心,所享不辞薄。

(0)

赠卢楠·其一

葳蕤山中桂,零落随飘扬。

何意回风起,将尔向高堂。

绮裀承金粟,四坐誉芬芳。

萧艾故匹俦,敛分终道傍。

履荣虽谐遘,超贱讵无方。

受质既殊伦,畴能竟不臧。

唯有倾城国,可以喻文章。

(0)

赠子与·其一

衔命首皇畿,遵途蓟北疆。

阊阖风云至,回瞻浩苍苍。

慨我同心友,携手周道傍。

廓落鲜故欢,踟蹰问他方。

行人无期返,留者恐不长。

念欲更余辙,偕子以遨翔。

(0)

南明卷为刺史封中丞孙翁题

有凤含灵文,五色正葳蕤。

矫翼西南天,流彩于滇池。

政成感神雀,荣名垂碧鸡。

非无圣人德,为祥不逮时。

歌舞乐尧年,梧竹表馀栖。

有子字鹓雏,阿阁朝见仪。

出者庆来章,处者颂黄离。

请看罗施国,处处生光辉。

(0)

吴比部范太史邀游岘山二章·其一

吴兴岘山色,不减襄阳紫。

气馀清和候,人是东南美。

亦有艖头鳊,佐之若下醴。

炊烟隔岭出,渔唱菰芦起。

醉谓故所知,何必羊叔子。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