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句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苦。

枫桥延海岸,客帆归富春。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

陵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

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海客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

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

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

还家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0)
注释
与君:和你。
远相知:虽然距离遥远但彼此相知。
云海深:形容相隔极远,如同云海般深邃。
得罪:招致罪过。
由己招:自己招惹的。
本性易然诺:本性容易许下承诺。
黄叶:秋天的落叶。
乱秋雨:在秋雨中纷乱飘落。
空斋:空荡的书斋。
愁暮心:傍晚时分的忧愁心情。
通经彼上人:精通佛经的高僧。
无迹任勤苦:没有留下痕迹,任凭勤劳辛苦。
枫桥:一种桥名,也可指代风景优美的地方。
延海岸:延伸至海岸边。
客帆归富春:客船驶向富春江方向。
寒江:寒冷的江面。
映村林:倒映着村庄和树林。
亭上:亭子里。
纳高洁:接纳或体现高洁的情操。
陵薮:山陵和草泽,泛指荒凉之地。
寒苍茫:寒冷而空旷的样子。
登城:登上城墙。
怀古:怀念古代,引发历史感慨。
孤烟:孤单的炊烟或烟柱。
曳长林:在长林间摇曳。
春水:春天的江水或河水。
河口:河流入海的地方。
饯南客:为南行的客人送行。
进帆:船只升起帆准备出发。
清江水:清澈的江水。
迁客:被贬谪远行的人。
相送:相互送别。
风悲:风声显得悲伤。
蝉更号:蝉的叫声更添凄凉。
微雨:细雨。
随云收:随着云散而停止。
濛濛:雾气蒙蒙的样子。
傍山去:沿着山边消失。
海客:海上行者,常指漂泊不定的人。
时独飞:时常独自飞翔。
永然:永远地,永恒地。
沧洲意:对沧海之洲的向往之情。
日夕:傍晚。
辨灵药:辨别或寻找灵验的草药。
空山:寂静的山林。
松桂香:松树和桂花的香气。
墟落:村落。
怀县:地名,这里泛指思乡之处。
长烟:远处的炊烟。
溪树边:小溪边的树木旁。
青桂花:未开放的桂花,也象征清雅。
未吐:未开放。
江中:江面上。
独鸣琴:独自弹奏琴曲。
还家:回家。
望炎海:遥望炎热的大海。
楚叶:楚地的树叶。
下秋水:随着秋水一同落下。
翻译
与你相知虽遥远,不提云海深几许。
祸端自招因性直,轻易许诺本性使。
秋雨中黄叶纷飞,空斋黄昏愁满怀。
那位精通经典的高僧,默默承受辛劳无痕。
枫桥延伸至海边,客船归向富春江畔。
寒冷江水映衬乡村树林,亭中尽显高洁情怀。
登上荒凉的山陵,满目苍茫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孤烟摇曳在长林之上,春水前我暂且远眺。
河口处为南行的客人饯行,扬帆于清澈的江面。
又一次送别贬谪的朋友,风声悲切蝉鸣更添愁。
细雨随云散去,朦胧中依山缓缓消逝。
海上的行者时常孤独飞翔,心中永恒向往着那沧海之洲。
日暮时分辨识灵药,空山中弥漫松桂香。
思念的村落位于怀县,长烟起于溪边树梢。
青桂尚未绽放花蕾,江中独自弹奏琴音。
归家遥望炎炎大海,楚地落叶飘落在秋水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深邃的情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坦然自若。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开篇两句即设定了一种遥远而深沉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表达对远处朋友的了解和认识,暗示了彼此之间情谊的厚重。而“不道云海深”则是在说这种友谊如同云海一般深不可测。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绪,承认错误来自于自己,并且本性中就容易做出承诺。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检讨,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反思。

“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这里,诗人通过黄叶和秋雨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凄凉的氛围。空旷的斋房和愁绪的暮色则增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阴郁感。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苦。”这两句诗,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通过学习古籍(通经)来达到与高者为伍(彼上人),而这种追求并没有外显的轨迹,只有内心的勤奋和艰苦。

“枫桥延海岸,客帆归富春。”诗人这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枫桥延伸至海岸,而远处的客船则在富饶的春光中归航。这不仅是景物的描述,也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这两句诗继续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寒冷的江水映照着村庄与林木,而亭台之上则收藏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情操。

“陵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这里,诗人通过对荒凉陵墓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过去的怀念。而“登城”一词,则象征着一种攀登和超越之举。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这两句诗中,“孤烟”和“长林”共同构建了一种萧索而静谧的景象,而“春水”则让人产生对美好时光的短暂回望。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这里,诗人写到了河口送别的情境,以及客人们扬帆远离,驶向清澈的江水。这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包含了对远行者的祝福和期许。

“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诗人再次回到送别的情感,通过“迁客”、“相送”和“风悲蝉鸣”等词汇,表现了一种深切的离愁与哀伤。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这两句诗中,细雨伴随着云彩慢慢消散,而那种湿润而轻柔的氛围则在山间流淌。这是对自然界中水汽变化的一种描绘,也象征了情感的淡出和收敛。

“海客时独飞,永然沧洲意。”诗人这里写到了海上行者偶尔独立飞翔,而那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则与古代隐逸之士所居住的沧洲相呼应。

“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这两句诗通过对日暮时分辨认灵药,以及空山中的松树和桂花散发清香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探求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这里,诗人的笔触再次回到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景象之中,墟落(废弃的土地)和怀县(古地名),以及绵长的溪流与树木,共同构建了一种淡远的情感氛围。

“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诗人最后通过未开的青桂花和江中的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抒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变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顿时的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态。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哭周角长·其一

黯黯伤心默默思,挑灯忍作哭君诗。

生前犹有难言事,死后从教说向谁。

泉路茫茫兰茝隔,纸窗悄悄雪风吹。

梦回一倍增惆怅,满院梨花月落时。

(0)

游仙诗赠叶金吾犹龙·其二

昔闻抱朴子,曾封关内侯。

帝前辞爵赏,飘飘来罗浮。

丈夫生世问,贫贱元足羞。

致身须及早,揽辔澄九州。

与时同卷舒,何事怀殷忧。

惭予志不逮,每为斯人求。

罗浮君家近,石洞乃旧游。

葛仙遗迹在,丹井空湫湫。

依稀想风采,恍怫与之俦。

聊赋游仙诗,为君祝千秋。

(0)

琼州春日席上贻李方水梁彦腾吴谓远三广文

韶华荏苒岁方新,相对城南莫厌频。

故里虽遥忘作客,广文强半是交亲。

青云任奋天池翼,白首重逢海国春。

到处春盘供苜蓿,深杯聊醉落花辰。

(0)

寿石制军·其三

枌榆系籍盛朱轮,三锡殊方秉大钧。

万里东南分节制,两年山海静烟尘。

鸣条风歛秋雷薄,触石云生化雨新。

南极近临牛女次,青天遥望紫微辰。

(0)

代赠某将军·其三

春雷隐隐应灵鼍,纛下西挥指日戈。

勒石计时临瀚海,洗兵先自挽银河。

填平云梦降旗盛,饮涸潇湘战马多。

记室不才惭授简,帐前亲命制铙歌。

(0)

送何孟门之会同·其二

驿路踰千里,程途未觉遥。

轻车凡半月,一苇不崇朝。

腊雪迟新柳,春帆趁暮潮。

年来重离别,悽恻上河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