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裴易进士》
《吊裴易进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赋命固所负,读书非所辜。

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iàopéijìnshì
sòng / méiyáochén

xuéwèishìkǒuzhōnghánzhū

mìngsuǒtānshūfēisuǒ

liǎnsòngyǒuxiōng

wéibáohòujìngtóng

翻译
尚未学会做官的学问,口中已经含着丧珠。
命运的安排本就如此,读书并不是罪过。
身后事由兄弟料理,没有妻子儿女陪哭。
无论是贫是富,最终都会走向同一个终点。
注释
力学:力学知识。
仕:做官。
口中已含珠:丧珠象征死亡。
赋命:命运。
负:承担。
读书非所辜:读书不是过错。
敛送:料理后事。
兄弟:兄弟姐妹。
妻孥:妻子和孩子。
靡薄厚:不论贫富。
必竟同一途:最后都走向同一结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吊裴易进士》,表达了对裴易进士的哀悼之情。首句“力学未及仕”描绘了裴易生前勤奋好学但未能实现仕途的愿望,暗示了他的不幸命运。次句“口中已含珠”以珍珠比喻他的才华,却未能在官场上得到施展,寄寓了深深的惋惜。

“赋命固所负”进一步揭示了命运的无情,暗示裴易的仕途受阻并非个人过错。“读书非所辜”强调他通过读书积累的知识并未错,反而成为他悲剧的一部分。接下来两句“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描述了裴易去世后,只有兄弟为他料理后事,而他没有妻儿可以依靠,更显其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会面临同样的结局,即死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懿德大年,金萱春茂;含章抱朴,玉树山辉。

(0)

临海庙醮坛泊船处联

碧草绿波春一色;香风红雨路三叉。

(0)

嘲张之洞联

号令不时,起居无节;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0)

某店铺联

门前买卖,有如飞蚊,队进队出;

柜内银钱,好比匿虱,越捉越多。

(0)

门联

养子只要中材,好教训嘉禾晚秀;

读书不求显达,小科名细水长流。

(0)

挽张之洞联

以欧阳子教人,侍坐尽闻坡老语;

痛司马公谢世,及门同赋后山诗。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