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寺作》
《宿寺作》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暮止何年寺,烟花翠且重。

山门下斜日,香阁度遥钟。

梵寂残僧少,云深宿鸟慵。

皈依如有悟,不寝对金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寺庙中所见的宁静与庄严景象。首句“暮止何年寺”,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古老寺庙的探寻,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沉淀。接着,“烟花翠且重”一句,运用了色彩对比,将寺庙周围的景物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翠绿的植被与繁茂的花朵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不失静谧的氛围。

“山门下斜日,香阁度遥钟”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寺庙的宁静与神秘。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门之上,与远处传来的悠远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的“香阁”可能指的是寺庙内的殿堂或佛像所在的场所,钟声的回荡不仅增添了宗教的肃穆感,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梵寂残僧少,云深宿鸟慵”则将视角转向了寺庙内部。随着僧侣数量的减少,整个寺庙显得更加寂静,只有偶尔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这里的“梵寂”既指佛教的清静,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云深宿鸟慵”则通过描写深邃的云层和慵懒的宿鸟,进一步强化了夜晚寺庙的孤独与沉思之感。

最后,“皈依如有悟,不寝对金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能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到心灵的归宿。面对佛像(“金容”),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指引,决定不眠之夜,静静地与之相对,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下的深刻思考与内心体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菩萨蛮·西风又老潇湘树

西风又老潇湘树。
翩翩黄叶辞枝去。
斜日淡云笼。
溪山烟霭中。
危阑闲独倚。
縠浪连天际。
残角起江城。
书空征雁横。

(0)

菩萨蛮·行舟荡漾鸣双桨

行舟荡漾鸣双桨。
江流为我添新涨。
指顾隔汀洲。
人归心尚留。
阳关三叠举。
怨柳离情苦。
何似莫来休。
不来无许愁。

(0)

菩萨蛮·东皇不受人间俗

东皇不受人间俗。
为嫌花柳纷红绿。
特地閟春和。
连延雨雪多。
梅梢封玉蕊。
春半开犹未。
还恐怨韶华。
吹绵作柳花。

(0)

菩萨蛮·水风叶底波光浅

水风叶底波光浅。
亭亭翠叶红妆面。
六月下塘春。
平铺云锦屏。
露凉轻点缀。
绿映珍珠袂。
浑似太真妃。
倚阑娇困时。

(0)

蝶恋花·柳眼窥春春渐吐

柳眼窥春春渐吐。
又是东风,摇曳黄金树。
宜入新春闻好语。
一犁处处催耕雨。
未有花须金缕缕。
醉梦悠扬,似蝶翩跹舞。
一枕仙游何处去。
觉来依旧江南住。

(0)

蝶恋花·春到园林能几许

春到园林能几许。
昨夜疏疏,过却催花雨。
暖日晴岚原上路。
雕鞍暂系芳菲树。
仙洞同游皆胜侣。
翻忆年时,醉里曾寻句。
要与龙江春作主。
翩然又趁东风去。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