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海边沙作堤,人烟两岸草萋萋。
潮归鹅鹳印行迹,雨到枫州沙更白。
沙山缭绕大堤平,故老虚传宰相名。
渔梁晚波牛渡浅,堰口春泥马蹄软。
新水还流旧水声,古人过尽今人行。
青幔红桥几回别,官柳秋风不堪折。
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
遥知草诏明光里,沙上空流送别踪。
新宁海边沙作堤,人烟两岸草萋萋。
潮归鹅鹳印行迹,雨到枫州沙更白。
沙山缭绕大堤平,故老虚传宰相名。
渔梁晚波牛渡浅,堰口春泥马蹄软。
新水还流旧水声,古人过尽今人行。
青幔红桥几回别,官柳秋风不堪折。
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
遥知草诏明光里,沙上空流送别踪。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赋得沙堤送别造士王克刚赴召入翰林》描绘了新宁海边的景色和离别之情。诗的前四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边沙堤的景象,潮水退去后,鹅鹳的足迹清晰可见,雨后的沙地显得更加洁白。接着,诗人以“沙山缭绕大堤平”展现堤岸的蜿蜒与平坦,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故老虚传宰相名”一句,借古人的传说,暗寓王克刚此行可能有着不凡的前程。接下来的两句,渔梁晚波和牛渡浅水,以及马蹄踏在春泥上的柔软,都烘托出宁静而温馨的送别氛围。
“新水还流旧水声”表达时光流转,而“古人过尽今人行”则寓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此地来往,传递着历史的接力。诗人感慨万千,通过“青幔红桥几回别”描绘多次的离别场景,官柳在秋风中摇曳,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最后两句,“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直接点出王克刚的才华和此次的离别,以及他在明光宫中起草诏书的情景,而“沙上空流送别踪”则以沙堤上的流水象征着无尽的离愁别绪,余音袅袅,耐人寻味。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