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临古刹,一览望高城。
钟磬下方寂,云林百变生。
山川移草色,吴楚入江声。
寥廓论前代,鸣禽又晚晴。
独行临古刹,一览望高城。
钟磬下方寂,云林百变生。
山川移草色,吴楚入江声。
寥廓论前代,鸣禽又晚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古刹,远眺高城的景象。首联“独行临古刹,一览望高城”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一人行走于古老的寺庙之中,目光所及之处是远处的高大城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壮阔的氛围。
接着,“钟磬下方寂,云林百变生”两句,通过钟磬声的寂静与周围云雾缭绕、林木变幻的生动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勃勃。钟磬之声虽在下方显得格外宁静,但四周的云雾和树林却展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象,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山川移草色,吴楚入江声”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山川之景如何改变着草色,以及长江之水如何承载着吴楚两地的声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时间和空间的广阔感。
最后,“寥廓论前代,鸣禽又晚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仿佛能与历史对话,思考着过往的时代。随着晚晴的到来,鸟儿的鸣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所感,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鼓棹冲波未半里,鹭洲回首犹尺咫。
江神知我恋故山,逆风苦为留顺水。
故人惜别话临岐,云情客意俱迟迟。
悬知今夜孤吟罢,烟雨应回两地思。
狂风自南已十日,上水有船行不得。
忽见云帆幅幅开,乾坤旋转只顷刻。
人生通塞亦偶然,快意何必定争先。
掩篷笑语同舟客,前路茫茫总信天。
野草摧霜血凝碧,突兀荒祠卧残石。
俎豆其间亦等闲,故应此地依忠魄。
大江滚滚从东来,朔风凛烈笳声哀。
谁向桑田话沧海,烟云变灭何有哉。
峰为文笔水为字,兹山屹作回澜势。
巍然坊表照乾坤,万古纲常此维系。
我来正值日当中,天宇寥廓群籁空。
哲人已往典型在,高山仰止萦私衷。
憾公生不唐虞际,稷契皋夔并同世。
星云糺缦复且歌,完将正气还天地。
不然有山可隐居,韬光自读圣贤书。
黄冠野服得随意,朱程周邵吾其徒。
如何破碎山河改,空使潜龙出枯海。
大厦倾岂一木支,此意何由问真宰。
平生志匪饱与温,成败利钝安足论。
忠孝之求不易副,一身早许酬君恩。
前日青原见遗墨,诗意琴心两凄恻。
空山无人水自流,千载如闻声太息。
青螺郁郁白鹭闲,一水相望咫尺间。
元灯未坠瓣香祝,江头日日穷跻攀。
桑梓敬恭重回首,感嗟兴废坐良久。
偶谈轶事问宗支,益信善人终有后。
归来延伫浴沂亭,惆怅冬青树不青。
欲买松楸更培植,崇祠呵护仗山灵。
《螺子山谒文信国公祠,同侯亭、寿泉作》【清·刘绎】野草摧霜血凝碧,突兀荒祠卧残石。俎豆其间亦等闲,故应此地依忠魄。大江滚滚从东来,朔风凛烈笳声哀。谁向桑田话沧海,烟云变灭何有哉。峰为文笔水为字,兹山屹作回澜势。巍然坊表照乾坤,万古纲常此维系。我来正值日当中,天宇寥廓群籁空。哲人已往典型在,高山仰止萦私衷。憾公生不唐虞际,稷契皋夔并同世。星云糺缦复且歌,完将正气还天地。不然有山可隐居,韬光自读圣贤书。黄冠野服得随意,朱程周邵吾其徒。如何破碎山河改,空使潜龙出枯海。大厦倾岂一木支,此意何由问真宰。平生志匪饱与温,成败利钝安足论。忠孝之求不易副,一身早许酬君恩。前日青原见遗墨,诗意琴心两凄恻。空山无人水自流,千载如闻声太息。青螺郁郁白鹭闲,一水相望咫尺间。元灯未坠瓣香祝,江头日日穷跻攀。桑梓敬恭重回首,感嗟兴废坐良久。偶谈轶事问宗支,益信善人终有后。归来延伫浴沂亭,惆怅冬青树不青。欲买松楸更培植,崇祠呵护仗山灵。
https://shici.929r.com/shici/SYAL5V.html
画工能描芳草色,难写中心一寸赤。
画工难写春浅深,却能描春驻春阴。
惆怅好春不能留,余晖空向图画求。
麦光染尽苌宏血,陔南一碧伤油油。
芸生托荫哪知好,戴天履地忘高厚。
一朝林木起寒风,剩得枯荄感速朽。
君不见,王裒展卷流涕时,门人为废蓼莪诗。
伤哉子路悲过隙,当食徒兴藜藿思。
草兮草兮萋以绿,春风一去归不复。
长使冬心抱寂寥,孤根寸寸含幽馥。
春深积雨庭满苔,新晴忽见良友来。
袖中出示冰雪卷,倚窗快读天为开。
秀语欲夺螺山绿,远襟净洗京尘埃。
何必谢朓惊人句,亦殊王郎斫地哀。
有时至性自流露,能泣神鬼惊风雷。
古人门户各同异,三唐两宋皆取材。
欲以鄙陋妄评骘,深恐点墨污琼瑰。
顾余迂拙言不韵,见君珠玉心徘徊。
畏人之长匿所短,敝帚自享毋乃呆。
对君瑟缩难出手,成章未斐当知裁。
他山如许借攻错,蹊径乃得开蒿莱。
故应词坛重班马,亦思梁苑延邹枚。
大雅不作风流歇,嗣响谁为李杜才。
三十六家一代杰,吾将适从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