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西域去西川,来去从参不住禅。
却笑东林松树子,风枝转换也年年。
来从西域去西川,来去从参不住禅。
却笑东林松树子,风枝转换也年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西域的僧人前往西川的故事,充满了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与幽默感。诗中“来从西域去西川,来去从参不住禅”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僧人行脚四方的自由与洒脱,又暗含了对禅宗修行本质的思考——禅并非固定于某处,而是随心所欲,无处不在。
“却笑东林松树子,风枝转换也年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东林寺的松树被视为禅修的象征,而诗人以“风枝转换也年年”来比喻,暗示了禅宗修行中的变化与适应性,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随季节更替而变换,但其内在的本质与精神却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僧人自身修行状态的赞美,也是对禅宗精神的深刻诠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富有哲理的比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自由、变化与永恒,表达了对僧人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
花宫云敛金轮高,羽人向月张云璈。
寒潭水立群龙号,翩翩鸣鹤来九皋。
瑶阶石裂山泉叫,修篁高咏长松啸。
忽如玉斧削琅玕,又如黍珠撒金盘。
响入遥天杂风雨,老猿掷枝山鬼舞。
鲍靓长吟倚琼树,足下呢喃双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