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夜惟闻阴或晴,庆逢升辇集祥霙。
烛含玉蕊辉千朵,乐叶琼葩奏六英。
气复始阳钦朔旦,膏培宿麦惠农耕。
近安远奠均天贶,顾諟恒殷劼毖诚。
问夜惟闻阴或晴,庆逢升辇集祥霙。
烛含玉蕊辉千朵,乐叶琼葩奏六英。
气复始阳钦朔旦,膏培宿麦惠农耕。
近安远奠均天贶,顾諟恒殷劼毖诚。
此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皇帝在南郊举行祭祀仪式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与庄严。首句“问夜惟闻阴或晴”,以疑问的口吻描绘夜晚的景象,暗示着天气的不确定性,为后文的庆典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接着,“庆逢升辇集祥霙”一句,点明了庆典的主题——冬至祭祀,同时也预示着吉祥的降雪,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烛含玉蕊辉千朵,乐叶琼葩奏六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烛光比作玉蕊,乐声比作琼葩,生动地描绘了庆典上灯火辉煌、音乐悠扬的场景。其中,“六英”一词,既指雪花,也暗喻了古代乐章的结构,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
“气复始阳钦朔旦,膏培宿麦惠农耕”则进一步阐述了冬至祭祀的意义,即通过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蕴含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祝福。
最后,“近安远奠均天贶,顾諟恒殷劼毖诚”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宁、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冬至祭祀的庄重与神圣,以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月黑前村笛,风清俯槛琴。
老苔虚殿闭,乔木故宫深。
宿鸟依丛树,疏钟出断林。
夜堂留暑湿,秋谷半晴阴。
事业惟攲枕,尘埃一散襟。
劳生倦奔走,远目寄登临。
割据当年事,英雄万古心。
青山空白骨,华屋漫黄金。
酒薄何劳醉,诗成不废吟。
艰危多感慨,时序苦侵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