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共拥皋比,讲下诸生肃礼仪。
坛杏花深风淡淡,池芹香煖日迟迟。
校书常照青藜火,敷教多循白鹿规。
一自分携经岁月,暮云春树不胜思。
昔年曾共拥皋比,讲下诸生肃礼仪。
坛杏花深风淡淡,池芹香煖日迟迟。
校书常照青藜火,敷教多循白鹿规。
一自分携经岁月,暮云春树不胜思。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故教育者的怀念之情。首联“昔年曾共拥皋比,讲下诸生肃礼仪”描述了昔日与廖慎初共同执教的情景,学生恭敬地遵守礼仪,营造出庄重的学习氛围。接着,“坛杏花深风淡淡,池芹香煖日迟迟”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环境,仿佛在回忆中重现了当年的教学场景。
“校书常照青藜火,敷教多循白鹿规”则进一步展现了教学活动的严谨与规范,青藜火象征着知识之光,白鹿规可能是指某种教育准则或传统,暗示了廖慎初在教育上的严谨态度和深远影响。
尾联“一自分携经岁月,暮云春树不胜思”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廖慎初分别后,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暮云春树,既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廖慎初共度的时光,以及对他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
川后停波,屏翳送寒,摇荡澄江青雾。
桥外数椽,藓蚀苔殷,映带柳塘花捂。
燕子归来,知认否、当年谁主。无语。
衔落蕊迎风,缭垣低度。
怊怅孤客凄清,听瑟瑟萧萧,夜窗声苦。
梁市阮厨,烛掩香销,知他故人何处。
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思汝。
同听者、半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