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南安训导廖慎初》
《寄南安训导廖慎初》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昔年曾共拥皋比,讲下诸生肃礼仪。

坛杏花深风淡淡,池芹香煖日迟迟。

校书常照青藜火,敷教多循白鹿规。

一自分携经岁月,暮云春树不胜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故教育者的怀念之情。首联“昔年曾共拥皋比,讲下诸生肃礼仪”描述了昔日与廖慎初共同执教的情景,学生恭敬地遵守礼仪,营造出庄重的学习氛围。接着,“坛杏花深风淡淡,池芹香煖日迟迟”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环境,仿佛在回忆中重现了当年的教学场景。

“校书常照青藜火,敷教多循白鹿规”则进一步展现了教学活动的严谨与规范,青藜火象征着知识之光,白鹿规可能是指某种教育准则或传统,暗示了廖慎初在教育上的严谨态度和深远影响。

尾联“一自分携经岁月,暮云春树不胜思”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廖慎初分别后,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暮云春树,既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廖慎初共度的时光,以及对他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谒高丈伯平

未许孤儿尽冥顽,天留父执启尘寰。

读书岂为饥寒迫,讲学从知岁月閒。

风雨廿年谈太末,烽烟千里怅家山。

追随深愧鲰生晚,才见先生发已斑。

(0)

病抵淮阴·其一

秋老江溜紧,弱纤迟孤艇。

村舍无酒沽,城门暮已迥。

饥寒莫可疗,汲泉煮清茗。

终夜风雨声,凄凄闻梦醒。

(0)

咏水车限南三酣韵

田家无雨苦耘三,斜架橘槔齐踏酣。

知是天工人可代,禾苗兴起亩东南。

(0)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其五金钱

山人卖卜归,满砌正芳菲。

不堪悬竹杖,留取市荷衣。

(0)

入云隐诸山作

地入南高峰益峻,削成无数青芙蓉。

盈盈一水银河绕,杳杳诸天金界通。

采药真人不可问,持花圣女应难逢。

广轮法相俱尘土,净境攀跻聊扣钟。

(0)

燕山亭.芜湖雨夜过朱草衣旧宅

川后停波,屏翳送寒,摇荡澄江青雾。

桥外数椽,藓蚀苔殷,映带柳塘花捂。

燕子归来,知认否、当年谁主。无语。

衔落蕊迎风,缭垣低度。

怊怅孤客凄清,听瑟瑟萧萧,夜窗声苦。

梁市阮厨,烛掩香销,知他故人何处。

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思汝。

同听者、半宵春雨。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