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送二首·其二》
《再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0)
注释
馀刃:剩余的兵器。
横海:横扫大海。
鲲: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诗谶:预言性质的诗文,暗示未来。
游魂:飘荡的灵魂,指诗人自己。
归来:返回故乡或某个地方。
别:告别。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家。
神武门:古代皇宫的城门,这里可能象征权力或归宿。
翻译
剩余的刀剑在西方如屠鲸般横扫,似乎预示着我的诗作是游荡的灵魂。
我归来之时,希望能与陶弘景告别,然后在神武门挂起衣冠,结束漂泊。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气和超脱之意的诗句,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馀刃西屠横海鲲”,这里的“馀刃”指的是无用的刀剑,可能象征着武力或暴力的无用,“西屠”则是古代神话中的海中巨兽,能够吞噬一切。将其横亘于海上,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超越和驾驭。这种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强大的追求。

“应余诗谶是游魂”,“应”字有回应之意,“余”指的是作者自己,“诗谶”则是通过诗歌预言或表达的一种超自然力量。这里的“游魂”可能暗示着作者对于灵魂自由漂浮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羁绊的不满和逃避。

“归来趁别陶弘景”,这句话中,“归来”意味着诗人有返回某种状态或地点的愿望,可能是指回到自然界或者精神上的宁静世界。“趁别”则是一种告别,准备离开当前的环境。这里提到的“陶弘景”很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隐逸之士陶渊明,他在文学史上以其超脱世俗、归隐山林而闻名。诗人通过这一点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看挂衣冠神武门”,“看”字是观察或者凝视的意思,可能暗示着一种期待或憧憬。“挂衣冠”则是在某种正式场合下的装扮,而“神武门”在古代多指宫廷中的重要门户,这里很可能象征着权力和尊严。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权威和礼仪的观察,或者是期待自己能够达到那种地位。

总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三月廿一日书事(二首)

小阁垂帘相对红,窄衫低帽一丛丛。
归来有语那能记,坐倚东风忆梦中。

(0)

书所见(二首)

垂杨十里拂金堤,走马东来不记谁。
飞虎两鞬摇玉带,盘雕双袖蹙金丝。

(0)

涯翁七十寿诗(二首)

睿皇初运岳生贤,留付神孙秉化权。
一代盛名今古绝,五朝隆眷始终全。
山龙不露弥纶手,桃李都归长养天。
回望玉堂趋走地,不知何以祝长年。
¤

(0)

奠三江舟中有作(四首)

忆昔曹园别,公西我自东。
竟成千载恨,犹幸一尊同。
往事鸿飞外,浮生蝶梦中。
有怀知莫问,梁月瀍帷空。
¤

(0)

戏和石潭尝酒(有引。三首)

城西门掩夕阳柴,剥喙寻常不用排。
况是新篘方满屋,何妨曳履日登阶。
愁来白发欺簪短,老去黄花有竹偕。
既醉莫嫌诗晚就,行年不似丙丁佳。
¤

(0)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六首)

三十年前二十时,小窗灯火对鞶丝。
如今此意从谁语,头白伤心只自知。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