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尔氐羌国,天诛亦久稽。
既能知面内,不复议征西。
斥堠销兵火,边城息鼓鼙。
输忠修贡职,弃过为黔黎。
雪满流沙静,云沉太白低。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难齐。
蠢尔氐羌国,天诛亦久稽。
既能知面内,不复议征西。
斥堠销兵火,边城息鼓鼙。
输忠修贡职,弃过为黔黎。
雪满流沙静,云沉太白低。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难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壮丽景象与和平盛世的诗歌。诗人以深厚的历史感和对边疆安宁的美好祝愿,展开了这幅画卷。
"蠢尔氐羌国,天诛亦久稽。既能知面内,不复议征西。"
这里诗人提及古代的氐羌民族,以及他们曾受到天罚长达不绝的历史现实。然而现在,能够深刻理解内部安定之重要,不再去讨论向西扩张的事宜。这几句表明了对内政稳定的重视,以及对外部征伐行为的放弃。
"斥堠销兵火,边城息鼓鼙。输忠修贡职,弃过为黔黎。"
诗人接着描绘了一种军事活动减少、边疆安宁的景象。"斥堠"是古代边塞的防御工事,"销兵火"意味着战争的熄灭。而"边城息鼓鼙"则形容了边城的警报之声已经停息,人们不再担心战乱。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接着"输忠修贡职"表示对忠诚守护边疆之责的坚持,"弃过为黔黎"则意味着对于过去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以利于百姓。
"雪满流沙静,云沉太白低。"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观的自然景象。"雪满流沙静"让人联想到边疆的广袤沙漠在雪后变得异常安静,而"云沉太白低"则是对远方山脉上空中云层的形容,给人一种深邃而庄严的感觉。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难齐。"
最后两句,诗人赞誉了两位圣明君主的伟大统治和崇高美德,这种盛世难以比拟,是历史上的罕见。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安宁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圣明君主治理之德的赞颂,表达了一种对于内外和平、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
置身杳万仞,世俗非我伦。
弹指岁三百,乘化见遗阡。
节义有传人,殆此九世孙。
岂徒继潜德,幽光发至文。
顾画曹所书,深情悲且敦。
展图欲感涕,醇行不自言。
晚世重名教,避名道尤尊。
此理犹为浅,相看惟喟然。
乙未秋入都,常熟招一饭。
坐间惟恒斋,从此不再见。
金陵谒南皮,拒客若有愠。
武昌复持节,枢府颇受怨。
戊戌翁亦去,庚子成内乱。
山中和三诗,自喜得閒散。
国命难久延,大力负夜半。
二三贵人者,愦愦孰可谏?
此卷诚尤物,展览历忧患。
胜情吾何有,话旧且自遣。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
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
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
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
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