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天的黄昏景象和离别之情。开篇"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通过对自然界中水流不息、花瓣凋零以及春风吹拂而过的情境描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情绪。接下来"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诗人通过对远方家园的怀念和夜深人静时鸣叫的小鸟形象,把这种离愁推向了深处,表达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随后"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一句,则是诗人在感叹书信久断,无法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的情况下,转而反映出自己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的现实,从中透露出一种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
最后"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使不再执着于返回故乡,也许这样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解脱。在这片广阔的自然风光中,任何人都无法与之争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以及对于归宿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忆昔辛巳冬,治任将趋召。念。
师裔宜昌,携尔来北学。三载妨职事,迄今憾草草。
乃考睡乡言,命归侍左右。
星霜十五更,相见学如故。
令予生大惭,不觉发孤叹。
念祖脩尔德,否则为不孝。
如彼嘉树根,枝叶谁伤耗?
赠尔作述箴,归读中庸教。
往事君休道。甚模糊、一分戎马,一分烟草。
唱罢南朝家山破,乐府焚翻旧稿。
猛回首乱离江表。
无限少陵身世感,向啼鹃、洒涕谈天宝。
已略变,盛唐调。云萍散后音书少。
犹彷佛围城歌哭,朋尊欢笑。
三十年来文字饮,幻得风颠月倒。
总不似皖公青好。
问讯竹寒沙碧宅,怕骚魂、容易秋坟啸。
花落也,有谁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