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
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
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遣唐使返回日本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其中,“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两句,不仅指出了遣唐使即将离开中国,返回遥远的日本,更寓意着心中的不舍与对远方故土的思念。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一句,则写出遣唐使在中国的最后一刻,还能遇到美好的阳光(圣日),而当他们踏上归途时,却已经是秋风起了,这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转换。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两句,则通过遣唐使乘船夜航,与早晨在茫茫人海中启程的情景,展示了他们旅途中的辛劳与壮阔。
而“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和仙境,比喻遣唐使所乘船只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表现了作者对于他们旅程的祝愿。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遣唐使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最后,“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则是对离别之痛的抒发,通过远方相望却难以相见的情景,以及将离别之恨托付给高飞的鸿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遣唐使归国途中的种种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是一篇集情感抒发与景物描绘为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