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七》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七》全文
元 / 清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满头白发瘦棱层,日用生涯事事能。

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晒朱藤。

黄精就买山前客,紫菜长需海外僧。

谁道新年七十七,开池栽藕种茭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林中的悠闲生活,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老者的日常活动,如使用木臼舂白术、竹筐晒朱藤、购买山前的黄精、等待海外僧侣带来紫菜等,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老者的智慧与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满头白发瘦棱层”,开篇即以形象的描写勾勒出老者的外貌特征,白发与瘦削的身体,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老者经历的丰富与内心的坚韧。

“日用生涯事事能”,接着点明老者的生活态度,无论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他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哲学。

“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晒朱藤”,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老者在不同季节的活动,秋季使用木臼舂白术,春季则将竹筐晾晒朱藤,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展示了老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黄精就买山前客,紫菜长需海外僧”,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者与外界的互动,通过购买山前的黄精和等待海外僧侣带来紫菜,展现了老者对外界事物的追求与接纳,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生活哲学中对远方与未知的好奇与尊重。

“谁道新年七十七,开池栽藕种茭菱”,最后两句以老者的年龄为引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即使已经七十七岁,依然充满活力地开池栽藕种茭菱,展现出老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清珙
朝代:元

(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猜你喜欢

题张外史登善精舍

阴森水石林堂幽,六月彷佛如三秋。

高遁何惭孔车骑,旧游还忆董糟丘。

鹤台夜礼紫虚象,凫舄朝回黄篾楼。

愿乞引年餐玉法,颉颃飞佩阆风头。

(0)

送张天爵奉贺正旦表航海赴都·其一

相臣奉表天边去,使者乘槎海上行。

旌旗影拂波涛静,宫殿春开日月明。

中原未必无王猛,前席须当问贾生。

风景不殊民物异,江南遗老望休兵。

(0)

次韵答于彦成

贺监东归谩自怜,思迷芳草绿芊芊。

閒乘野鹤如骑马,醉著宫袍不上船。

晞发定从天姥顶,餐霞应在会稽巅。

荔浆百斛山中熟,肯向苏家觅酒钱。

(0)

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其六

平籴吴东粟,委输江上游。

汎舟雍继绛,给饷马连牛。

坚壁虽皆破,陈师尚未休。

将军身许国,不解虱兜鍪。

(0)

夜泊淀山湖有怀铁崖先生

鼓楫淞上游,轻帆度泖洲。

对月耿不寐,怀人殊未休。

征鸿唳沙碛,微风生柁楼。

淀山青一点,龙气落船头。

(0)

题周原素临赵文敏公十六马

宋诸王孙面如玉,书法钟张画顾陆。

写唐内厩十六马,笔精墨妙天机熟。

忆昔岐邠开八坊,四十万匹皆骏良。

平原牧放乐字育,泉甘草肥筋力强。

丰水东注波汤汤,柳花吹雪桐阴凉。

平头奴子骑先出,两奚控勒临堤傍。

骓駽驻骆驒骊黄,徐驱俨若骖雁行。

有骅却立不敢进,畏前反蹴头高昂。

三马欲复俯饭水,一马己渡将腾骧。

中流夭矫乃龙种,两耳批竹双瞳方。

斯图己归群玉秘,夜夜长虹光烛地。

何人援笔解临摸,吴郡周生富文艺。

中原板荡遍荆榛,千金骏骨化黄尘。

摩挲老眼明窗侧,展卷题诗一怆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