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不踏斜桥路。青山试问谁为主。密叶转回风。
寒泉落半空。此间无限兴。可便荒三径。
明日下扁舟。沧波莫浪游。
经年不踏斜桥路。青山试问谁为主。密叶转回风。
寒泉落半空。此间无限兴。可便荒三径。
明日下扁舟。沧波莫浪游。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叶梦得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经年不踏斜桥路",表达了一种久未涉足、隔绝尘世的感觉。斜桥可能是一个隐逸之地,或者是通往山林的道路,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无人问津。
"青山试问谁为主",诗人在青山中寻求精神寄托,试图询问自然界的根本和终极真理。这里的“主”不仅指自然景观,也象征着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秩序。
"密叶转回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树木间的叶片随风轻轻摇曳,这是对大自然中细微变化的一种感受。同时也寓意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寒泉落半空",则展示了山谷中清澈泉水从高处泻落的情景。在这里,泉水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之源和精神的滋润。
"此间无限兴",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所感受到的无穷乐趣和心灵的满足。诗人的内心世界因为与自然的融合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喜悦。
"可便荒三径",这里的“荒”意味着偏僻和宁静,而“三径”则是指隐逸之地的路径。这一句表明诗人愿意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找自己的道路,不随波逐流。
"明日下扁舟",预示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间点的行动计划,即将乘坐简陋的小船开始新的旅程。这里的“下”字暗含了一种向下的动作,也许象征着一种放弃和超脱。
"沧波莫浪游",则是对未来的旅程的一种展望。在这里,“沧波”指的是江河中的波涛,而“莫浪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求,以及他对精神寄托和心灵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