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此联出自清代张鹏翮所撰写的《通州学宫明伦堂联》。通过这副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崇敬与对于当今帝王教化之功的赞美。
上联“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描绘了古代圣贤之道的广阔、深厚、高远和光明,以及其长久不衰的影响力。这里的“博”指的是知识的广博,“厚”则指道德的厚重,“高”代表了智慧的高度,“明”则是指思想的清明,“悠”和“久”则强调了这种道的持久性和深远影响。
下联“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则赞扬了当今帝王的教化之功,将帝王的教化比作古代圣王尧和舜的典范。其中,“劳之来之”意味着以辛勤劳作吸引民众,“匡之直之”是指纠正错误,引导正直,“辅之翼之”则表示辅助和支持,使国家和人民得以稳固发展。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也颂扬了帝王在教化民众、引领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君主德行和教育理念的高度评价。
柱颐脩剑上凌烟,自古功名亦偶然。
钟鼎山林俱不恶,一瓢吾欲尽馀年。
结交自惜羞馀耳,直要人情淡如水。
晏婴鲍叔久已亡,嗟我欲从谁氏子。
大栟笔阵扫千人,诗成不顾俗士瞋。
长歌欲夺谪仙气,短韵更逼宣城真。
尔来念我知交绝,托以不能资老拙。
自笑今年锥也无,何须更觅针头铁。
龟山绝壑蟠豫章,秀干往往参天长。
十年收拾多散亡,只有太白追蟾光。
知君所得不可详,宴坐镡溪名益彰。
独尝为我露其铓,尽扫杨墨挥韩庄。
迩来黄面稍侵疆,剑藏于室矢在房。
分将肌肉剜为疮,犹说道心乃平常。
我欲从之挹馀芳,竟坐此传乖所望。
新诗谩说陋汉唐,直以未画穷羲皇。
岂知籓篱不自防,欲举万目谁为纲。
况彼桀骜非勤王,安用援手登之堂。
爱君骏足如飞黄,一空冀北无留良。
四蹄雷雹方腾骧,肯如驽马徒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