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瘴山气昏,中夜雨忽作。
霏霏晓犹浓,午后渐收脚。
云光散微日,风动叶初落。
老身閒窗坐,触事何厚薄。
旨蓄思禦冬,爰寂复爰寞。
鸟噪鸡乱啼,炉汤茗徐瀹。
地瘴山气昏,中夜雨忽作。
霏霏晓犹浓,午后渐收脚。
云光散微日,风动叶初落。
老身閒窗坐,触事何厚薄。
旨蓄思禦冬,爰寂复爰寞。
鸟噪鸡乱啼,炉汤茗徐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淲在方斋内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其闲适而深沉的心境。
首句“地瘴山气昏”描绘了山中潮湿阴暗的环境,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中夜雨忽作”引入了夜晚的雨水,增加了环境的氛围。随后,“霏霏晓犹浓,午后渐收脚”描述了雨后清晨的朦胧景象,以及午后雨势逐渐减弱的过程,展现了时间的流转。
“云光散微日,风动叶初落”两句,云层散开,微弱的阳光穿透,风吹动着初秋的落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景象。诗人独自坐在窗前,面对这自然的变化,内心产生了对生活的思考:“老身閒窗坐,触事何厚薄。”
接下来,“旨蓄思禦冬,爰寂复爰寞”表达了诗人对冬季的准备和内心的平静与寂寞。他思考着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心境,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都显得淡然。
最后,“鸟噪鸡乱啼,炉汤茗徐瀹”描绘了室外的喧闹与室内的宁静对比。鸟鸣鸡叫打破了山间的寂静,而室内炉火正缓缓煮着茶水,象征着生活中的忙碌与闲适。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日常,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深思熟虑,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态度。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
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
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
力请宫祠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