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县斋书事·其一》
《县斋书事·其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簿书投老岂身谋,朱墨纷纷晚即休。

平世功名归稷禹,一瓢吾欲慕巢由。

(0)
翻译
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我这个老人哪里还想着自己的前程?
到了傍晚,红笔黑字的工作终于结束,我也该歇息了。
注释
簿书:官府文书或账册。
投老:年老退休。
岂:哪里。
身谋:个人打算。
朱墨:红色和黑色的墨水,这里指公务。
纷纷:众多的样子。
晚即休:傍晚就停止。
平世:太平盛世。
功名:功绩和名声。
归:归属。
稷禹:稷和禹,古代贤明的君主,象征高尚的事业。
一瓢:比喻微薄的物质生活。
吾:我。
欲:想要。
慕:仰慕。
巢由:巢父和许由,古代隐士,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时的作品,名为《县斋书事(其一)》。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忙于处理政务和文书工作的心情。

"簿书投老岂身谋,朱墨纷纷晚即休。"

这两句描绘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场景。“簿书”指的是用来记录事务的簿籍,“投老岂”则是一种形容公文堆积如山的比喻。诗人将这些文书抛向身后的“老岂”,说明了他处理这些文件的辛勤和繁重。“朱墨纷纷晚即休”表达了一天工作到晚,笔尖蘸着朱砂和黑墨,不停地书写,直至夜深才得以休息。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平世功名归稷禹,一瓢吾欲慕巢由。"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抱负和追求。“平世功名”指的是在太平盛世中建立的功绩与美名,“归稷禹”则是比喻这些成就最终都会像古代贤人稷和禹那样被后人铭记。最后一句“一瓢吾欲慕巢由”,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效仿古圣先贤,追求卓越的愿望。“一瓢”可能是指夜晚饮酒思绪万千的情景,“慕巢由”则是说向往着古代隐者巢由的清高志趣。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工作的描写和个人抱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公务繁忙之余,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古意谢崔扬州辟·其一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

大梁危欲压,小柱亦半攲。

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0)

浮溪周居士挽诗

野水岗头屋,春风竹里厨。

所安仁者静,其乐道之腴。

遗逸盍徵诏,耆英空画图。

诗书根气远,丛桂蔚相扶。

(0)

俞提举挽诗·其一

展也万夫特,翛然山泽臞。

朔风空汴泗,春水渺淮湖。

筹驿尹师鲁,诗坛梅圣俞。

绣衣归老去,有韫不轻沽。

(0)

次李绵州和丁兴元韵·其二

梅花已是隔年香,投老何能面复光。

求则得之青籸饭,归斯受矣白云乡。

果柑微似温生乳,阆柿多于处着霜。

扶起东南风物梦,举觞目送去鸿翔。

(0)

刘家江阻风·其一

动地千牛力,行天万马声。

溟濛迷太极,浩荡送平生。

梦与屏帏兀,心随簋缶倾。

黄头多着缆,作止候三更。

(0)

赠小儿医

忍饥觅句孟东野,守寂草玄杨子云。

囊有遗书无与读,两家恨不早逢君。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