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能画我形,能不画我影?
形影既能画,盍画心神境?
心境高同天,心境大同地。
能画天地心,万物可能备。
尔能画我形,能不画我影?
形影既能画,盍画心神境?
心境高同天,心境大同地。
能画天地心,万物可能备。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以画家方烨为他画像引发思考,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赞赏。诗人首先质疑画家能否画出他的形体,继而提出更深层次的挑战:能否描绘出他的心神境界?他强调,人的精神境界应如天空般高远,如大地般广阔。如果画家能够捕捉并表现这种天地般的心境,那么画作就几乎可以包容万物。
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探讨了艺术技艺的精湛,更关注了内在精神的传达,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仅限于外在形象,而应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对心灵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视。
朱明已谢,蓐收司礼。爰理秋祓,备扬旌棨。
奉璋峨峨,金貂济济。上林弘敞,离宫非一。
彩殿回风,丹楼映日。随珠甲帐,屯卫周悉。
睟容徐动,天仪澄谧。云物游飏,光景高丽。
枯叶未落,寒花委砌。丝桐激舞,楚雅闲慧。
参差繁响,殷勤流诣。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成疹,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多,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