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畔春将老,阶前碧草深。
浏阳好风骨,一句有知音。
岩畔春将老,阶前碧草深。
浏阳好风骨,一句有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岩石边的景象,以及阶前深绿的青草,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自然更迭的氛围。诗人以“岩畔春将老”开篇,点明季节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流逝。接着,“阶前碧草深”一句,通过“碧草深”三个字,不仅展现了草木繁茂的生机,也隐含着对生命延续与自然和谐的赞美。
“浏阳好风骨”,这里的“浏阳”可能是指诗人的某种精神追求或理想境界,而“好风骨”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品质的高度赞赏和向往。这一句不仅提升了诗歌的意境,也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寄托。
最后一句“一句有知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理解、共鸣的情感。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表达了在大自然面前心灵得到慰藉和共鸣的喜悦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小立虚亭内,远香静可闻。
伴惟邀冷月,影欲殢凉云。
伤晚怜秋老,贪清坐夜分。
深情何所寄,酌酒取微醺。
十里长桥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
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
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
洞庭秋色饶相似,莫把云门异代誇。
中泠乍汲,谷雨初收,宝鼎松声细。柳腰娇倚。
薰笼畔、斗把碧旗碾试。兰芽玉蕊。
勾引出、清风一缕。颦翠蛾、斜捧金瓯,暗送春山意。
微袅露鬟云髻。瑞龙涎犹自,沾恋纤指。流莺新脆。
低低道、卯酒可醒还起。双鬟小婢。
越显得、那人清丽。临饮时、须索先尝,添取樱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