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昔游四首·其四》
《念昔游四首·其四》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昔游半山寺,木落山欲童。

秋高岚气旺,晓日出曈眬。

杖藜破莽苍,举步生清风。

登堂发一笑,绝倒临川公。

旧像人所祠,新法人所攻。

空使百年后,直笔诛奸雄。

不知老瞿昙,衲被和头蒙。

是非不到耳,静坐薝卜丛。

自吹无空笛,圣处时一中。

我亦有发僧,误踏京尘红。

来此欲安禅,懒性学虚空。

入门被师喝,归去成匆匆。

(0)
翻译
昔日游历半山寺,落叶满目山如童。
秋高气爽岚气盛,晨曦微明照朦胧。
持杖穿林破苍茫,每一步都感清风。
步入堂内笑声发,令临川公惊奇无比。
旧时神像受人祭,新时代下遭批判。
百年之后空遗恨,直言不讳惩奸雄。
不识老僧瞿昙样,头裹衲被静坐禅。
是非纷扰耳边过,静坐于薝卜丛。
自吹无用空笛声,圣者之心常从容。
我也曾为僧人,误入京城红尘中。
本想来此安心禅,懒散性格难空灵。
入门即被师呵斥,匆匆离去无留踪。
注释
昔游:昔日的游览。
木落:树叶落下。
岚气:山间的雾气。
曈眬:黎明时分的朦胧光线。
杖藜:拄着藜杖。
莽苍:荒凉的原野。
绝倒:使人大笑或惊叹。
祠:祭祀。
新法:新时代的法律或观念。
直笔:公正无私的笔触。
衲被:僧人的衲衣。
薝卜丛:一种植物,象征静修之地。
圣处:圣洁之处。
京尘:京城的尘嚣。
安禅:佛教术语,指静心修行。
懒性:懒散的性格。
喝:呵斥,训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览半山寺的回忆,通过描绘秋天山景的寥廓与清新,展现了自然之美。诗人拄杖穿行于苍茫之中,感受到清风拂面,登堂而笑,仿佛能理解并欣赏到临川公的豁达。然而,半山寺中的旧像引起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寺内新法与旧传统的冲突让他思考是非曲直。

诗人以佛教故事暗喻,提及老僧瞿昙的超脱,表示自己不愿卷入世俗的是非,选择在禅修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他自嘲曾误入尘世繁华,如今来到这里,试图静心修行,却被师者喝止,匆匆离去,反映出他对红尘俗务的厌倦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流转,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超脱的诗风。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黄左军迁任石阡知府

左军滇溟秀,剖符石阡守。

云贵本同宾,如乡东西道。

云山识旧面,回马知熟路。

何况谙土俗,善政因俗好。

君行毋谓遐,二方随左右。

(0)

竹松清荫诗

尝闻斐君子,外节以中通。

虚心应霜雪,夷险无春冬。

又闻髯大人,柔外且刚中。

霜雪莫之陵,雨露无全功。

以兹庇本支,不与时芳同。

遥遥念先德,毋忝尔芳踪。

若欲问圣学,诣学竹与松。

何以学竹松,生理一无穷。

刚通本阳德,去去成群龙。

(0)

予友方子思道弃湖广宪佥逃归三衢山筑室以居号逋吏窝寄题数语

逋吏不逋吏,逋吏莫逋心。

逋吏吏身洁,逋心心不神。

不神乃滞物,天理自微灭。

兀兀此窝中,无言自超越。

我则何所逋,八方皆我闼。

(0)

送太学生蔡羽归洞庭山

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

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

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

道阻不可致,怅望二十年。

蔡生从予游,秀出西山巅。

爱之如爱山,神爽超尘凡。

虚无指归路,渺渺在云间。

为我卜角里,先扫茅公坛。

(0)

谒石翁墓三首·其一

哲人久已逝,山水有遗光。

履地益怀人,况此埋玉乡。

登山勿采松,采之恐枝伤。

临水勿汲源,汲之流不长。

(0)

戊辰腊廿七日夜梦王伯安兄

四时有去来,逐客久不至。

天运尚可量,人事谁能计。

昨夜梦见之,仿佛精神契。

语久声弥低,画地示予字。

灭没不可辩,了了得其意。

言别何匆匆,路远会难继。

合欢讵知梦,是梦聊足慰。

借如平生魂,亢爽不可致。

念之生悲凄,达旦不能寐。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