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云门古寺开,郎官祈祷昔曾来。
诗成走笔题岩石,不下当年老杜才。
山绕云门古寺开,郎官祈祷昔曾来。
诗成走笔题岩石,不下当年老杜才。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古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痕迹。诗人徐庸在游览云门寺时,被其环绕的山峦与缭绕的云雾所吸引,不禁想起了古代官员曾在此地祈福的情景。他即兴赋诗,直接在岩石上题写,展现了诗人即兴创作的才华,不亚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此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融合,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通过“山绕云门古寺开”这一句,画面感十足,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云雾缭绕、古寺静谧的氛围。而“郎官祈祷昔曾来”则将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让人联想到云门寺作为宗教圣地的历史渊源。最后,“诗成走笔题岩石,不下当年老杜才”一句,既是对诗人自己才情的自信表达,也是对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赞扬,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意融为一体。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云布始成雨,事立在能豫。
厚风催大翼,始可图南翥。
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
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
伊吕康四海,此身已难如。
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
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
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
壮士乐长征,门前边马鸣。
春风三月柳,吹暗大同城。
卢沟桥下东流水,故人一樽情未已。
胡天飞尽陇头云,唯见居庸暮山紫。
羡君鞍马速流星,予亦孤帆下洞庭。
塞北荆南心万里,佩刀长揖向都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