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寒玉。又一重溪影,照来都绿。
石径弯环,僧梦微凉,好个翠阴如幄。
小阑干外秋痕瘦,画不出、折枝横幅。
有美人、亸袖频来,念取天寒人独。昨夜雨凉新过。
四围山气净,石发初沐。
露洗琴床,烟幕筠帘,病损半篱残菊。
林疏不度斜阳影,待石上、安排棋局。
怅客中、鬓发萧疏,转忆故园林麓。
一丛寒玉。又一重溪影,照来都绿。
石径弯环,僧梦微凉,好个翠阴如幄。
小阑干外秋痕瘦,画不出、折枝横幅。
有美人、亸袖频来,念取天寒人独。昨夜雨凉新过。
四围山气净,石发初沐。
露洗琴床,烟幕筠帘,病损半篱残菊。
林疏不度斜阳影,待石上、安排棋局。
怅客中、鬓发萧疏,转忆故园林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秋日寺庙景象。"一丛寒玉",以玉比喻翠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冷峻与生机。"又一重溪影,照来都绿",通过溪水映照,强化了绿色的浓郁。"石径弯环,僧梦微凉",营造出宁静的禅意氛围,僧人的梦境也带上了几分清凉。
"翠阴如幄"形容竹林浓密如帷帐,给人以遮蔽和清凉的感觉。"小阑干外秋痕瘦",则描绘了秋意渐深,枝头的秋色显得稀疏。"画不出、折枝横幅",暗示了自然景色之美难以用笔墨完全捕捉。
"有美人、亸袖频来",引入了女性人物,她频繁地来到这里,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人,增添了情感色彩。"天寒人独",更显其孤独之情。
下片转向雨后清新之景,"昨夜雨凉新过",雨后的山间空气格外洁净。"病损半篱残菊",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林疏不度斜阳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异乡,"鬓发萧疏",更加怀念故乡的园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