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辍耒耜,红女停机梭。
士人废简编,官吏罢征科。
商贾离廛肆,渔家收钓罗。
余独何人者,峻岭与危坡。
田夫辍耒耜,红女停机梭。
士人废简编,官吏罢征科。
商贾离廛肆,渔家收钓罗。
余独何人者,峻岭与危坡。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金牛道上因特殊原因而呈现出的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诗人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间劳作的人们放下农具,织布的女子停止了梭子,读书的士人搁置了书卷,官员停止了征税,商人离开了市集,渔民收起了鱼网的场景。这些日常生活的暂停,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自己,自问“余独何人者”,表达了他在这一特殊时刻的独特感受。他选择站在峻岭与危坡之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或是寻找着某种答案。这种自我反思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社会各阶层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自然景观的衬托下,人物活动显得更加生动,情感表达也更为丰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妾有琵琶谱。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
羽调六么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
奈敲断、玉钗纤股。
低画屏深朱户掩,卷西风、满地吹尘土。
芳事往,蝶空诉。
天天把妾芳心误。
小楼东、隐约谁家,凤箫鼍鼓。
泪点染衫双袖翠,修竹凄其又暮。
背灯影、萧条情互。
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
春去也,乱红舞。
梦冷黄金屋。
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悰、何时再展,翠钗难卜。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妆束。
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
绿堕云垂领。
背琵琶、盈盈袖手,粉闲红靓。
依约春游归来倦,又似春眠未醒。
滟寒泚、低迷蓉影。
莺带松声飞过也,柳窗深、尚记停针听。
魂浩荡,孤芳景。
金钗断股瓶沈井。
问苏城、香销卷子,倩谁题咏。
灯晕青红残醉在,小院屏昏帐暝。
误瞋怪、眉心慵整。
人道真真招得下,任千呼万唤无言应。
空对此,泪花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
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绝代幽人独。
掩芳姿、深居何处,乱云深谷。
自说关中良家子,零落聊依草木。
世丧败、谁收骨肉。
轻薄儿郎为夫婿,爱新人、窕窈颜如玉。
千万事,风前烛。
鸳鸯一旦成孤宿。
最堪怜、新人欢笑,旧人哀哭。
侍婢卖珠回来后,相与牵萝补屋。
漫采得、柏枝盈掬。
日暮山中天寒也,翠绡衣、薄甚肌生粟。
空敛袖,倚修竹。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