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收茅屋,群鸡叫远村。
病羸深拥褐,厨罄晚开门。
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
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
宿雨收茅屋,群鸡叫远村。
病羸深拥褐,厨罄晚开门。
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
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乡村生活的画面。"宿雨收茅屋",写的是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茅屋显得清新宁静,暗示了诗人寓居之处的简朴。"群鸡叫远村"则以鸡鸣声打破清晨的寂静,展现出农村的田园气息和生活节奏。
"病羸深拥褐",诗人自述身体状况不佳,穿着粗布衣裳,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自身的虚弱。"厨罄晚开门"进一步揭示出生活的困顿,直到傍晚时分,厨房里才勉强有食物可寻。
"流落何年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流浪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境况的无奈。"荒凉莫自存",诗人感叹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两句"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诗人提到了自己虽然带着书籍,但饥饿难耐,读书的闲暇时光似乎也无法弥补生活的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内心世界。
三年逐客卧江皋,自与田翁酌小槽。
饮惯茅柴谙苦硬,不知如蜜有香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