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一烬绵山见未能,至今闻说总堪矜。

尧庭自合栖巢父,汉室何妨傲子陵。

肉食土茅遗割股,蛰蛇风雨愤龙升。

君臣义分嗟何及,禁火千山俗尚仍。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所作的《寒食》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社会现象,展现了对古代圣贤之德的追慕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首联“一烬绵山见未能,至今闻说总堪矜”,以绵山的典故开篇,绵山是介子推隐居之地,此处借指古代圣贤的避世之举,表达了对古人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然而,“未能”二字暗示了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引出下文对现实的批判。

颔联“尧庭自合栖巢父,汉室何妨傲子陵”,运用了巢父和严子陵的典故。巢父是传说中的隐士,不愿为官,宁愿在河边洗马;严子陵则是东汉名士,归隐后不问世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赞扬了古代隐士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讽了现实社会中缺乏这样的精神追求。

颈联“肉食土茅遗割股,蛰蛇风雨愤龙升”,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前一句“肉食土茅遗割股”可能是指那些身居高位却不忘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以利百姓的官员,后一句“蛰蛇风雨愤龙升”则可能比喻那些身处底层却因时势变化而迅速崛起的人。这里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固化、机会不均等现象的不满。

尾联“君臣义分嗟何及,禁火千山俗尚仍”,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君臣之间道义的缺失以及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的感慨。最后一句“禁火千山俗尚仍”可能指的是寒食节的习俗,即在清明前后三天内禁止生火,以此纪念介子推。这句话反映了尽管时代变迁,但某些传统习俗仍然得以保留,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道德风尚的传承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精神的向往,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传统习俗与道德风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小僮缀磁片代檐铁风中琅然可听

画檐飞度玉丁东,杂佩仙人缓步空。

黯黯楚台随暮雨,迢迢银浦下秋风。

无情苦为多情扰,动处生憎静处逢。

一夜不成千里梦,转看残月向朦胧。

(0)

除夕·其三

书灯不剪两重花,气候清和雨也嘉。

七十六巡新甲子,又看箫鼓闹邻家。

(0)

窦灌行

窦灌守穷交,意气相引重。

岂知种瓜人,不作东陵梦。

生平百战心,轻为一朝用。

东邻车马阗,西邻箫鼓唝。

无嗔亲戚往,自忍鱼鳅弄。

北溟云涛兴,不由汝操纵。

(0)

送客入郢寄讯高鹿坡旧曹长二首·其二

赤壁轻风放船好,兴来谁复碧萝前。

洞箫吹月夜如昼,孤鹤横江秋满天。

(0)

望江南.有感

无限事,断送在长安。

只见前人前事好,后人谁道后人难。青史不胜寒。

(0)

赠寄陈道易·其一

处处凭镌幼妇辞,银钩拓得慰相思。

襄阳岘首依然在,千载惟谈堕泪碑。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