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翩翩发晋陵,汀花溪柳散炎蒸。
孤蓬客鬓秋先动,小暑山泉夏亦冰。
去路江天横白鸟,晓行残月挂苍藤。
遥看扬子风波恶,却羡渔舟自采菱。
短棹翩翩发晋陵,汀花溪柳散炎蒸。
孤蓬客鬓秋先动,小暑山泉夏亦冰。
去路江天横白鸟,晓行残月挂苍藤。
遥看扬子风波恶,却羡渔舟自采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晋陵出发,乘着小船,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短棹翩翩发晋陵”以轻快的动作开篇,展现了诗人出行的愉悦心情。接着,“汀花溪柳散炎蒸”一句,通过描绘水边花朵和岸边柳树在夏日散发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孤蓬客鬓秋先动”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暗示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小暑山泉夏亦冰”则通过对比小暑时节山泉的清凉与夏日的炎热,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去路江天横白鸟”描绘了诗人前行途中,江天一色,白鸟飞翔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自由的气息。“晓行残月挂苍藤”则通过晨光中悬挂于苍藤上的残月,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遥看扬子风波恶,却羡渔舟自采菱”两句,诗人遥望远方的扬子江,感叹其波涛汹涌,但又羡慕渔舟上的人们能够自在地采菱,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