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曾傍西湖见。杏花露、墙头粉面。
春情欲逐双飞伴。苦恨鸳鸯翅短。
华镫映、珠环彩扇。觉此夜、瑶台未远。
须臾簇上歌筵畔。玉树啼莺自啭。
一枝曾傍西湖见。杏花露、墙头粉面。
春情欲逐双飞伴。苦恨鸳鸯翅短。
华镫映、珠环彩扇。觉此夜、瑶台未远。
须臾簇上歌筵畔。玉树啼莺自啭。
这首诗名为《杏花天》,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中以一枝曾在西湖边见过的杏花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杏花露、墙头粉面",将杏花比喻为女子的娇嫩容颜,展现了春日的清新与娇媚。
"春情欲逐双飞伴,苦恨鸳鸯翅短",诗人借鸳鸯比翼双飞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现实中难以如愿的遗憾。"华镫映、珠环彩扇"则描绘了华丽的宴席场景,暗示着主人公身处繁华之中。
"觉此夜、瑶台未远",通过想象置身仙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须臾簇上歌筵畔,玉树啼莺自啭",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上的热闹与欢乐,而玉树莺啼则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杏花为线索,融合了春色、情感与宴饮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淡淡的哀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命骁锐,为声援,选步骑,发畿甸。
号称一百万,一一皆精鍊。
旌旗虹乱渡桑乾,绚野如花陈组练。
移围布陈密谷口,吞敌出奇将伺便。
前拒避贾勇,中坚已受战。
天兵震天威,不异弄雷电。
先驱游击队,势若风云变。
雕鹗横秋空,奋翼鸷鸡犬。
斯须跆藉尽八九,终了不曾还一箭。
永安宫,大安殿,方待凯旋回赐宴。
唯有孤臣鬓成雪,缘底眉头殊不展。
智谋士见未然事,窃叹终皆非所辩。
堪怜当日金源氏,谁编良将忠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