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山堂避暑》
《天山堂避暑》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六月炎荒疑冻雪,天山池馆枕幽城。

已无酷吏阶前拥,时有故人天上迎。

竹叶影侵诗骨瘦,柳梢柔飏葛衣轻。

出门咫尺驱驰地,便有炎凉几世情。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所作的《天山堂避暑》诗,描绘了夏日天山之上的清凉景象与诗人独特的避暑体验。

首联“六月炎荒疑冻雪,天山池馆枕幽城”,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炎夏的酷热与天山的清凉形成鲜明对照。六月正是炎夏时节,酷热难耐,而天山之上却仿佛覆盖着一层冻雪,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感。天山的池馆,不仅环境幽静,还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避暑胜地氛围。

颔联“已无酷吏阶前拥,时有故人天上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受。在天山之上,酷吏的威严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与故人的欢聚。这里的“酷吏”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压力,“故人”则代表着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

颈联“竹叶影侵诗骨瘦,柳梢柔飏葛衣轻”,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天山之上的自然美景。竹叶的影子投射在诗人的身上,仿佛给他的诗骨增添了几分清瘦之美;柳梢轻轻摇曳,伴随着微风,葛衣随之轻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出门咫尺驱驰地,便有炎凉几世情”,收束全诗,点明了避暑之地虽近在咫尺,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这不仅是对天山避暑之地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短暂与永恒、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山避暑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红桥秋泛·其一

廿四桥头日暮云,平山秋老荻纷纷。

看来一样天边月,不信扬州有二分。

(0)

题哥舒翰纪功碑

李唐重防秋,哥舒节陇右。

浩气扶西倾,英名壮北斗。

带刀夜夜行,牧马潜遁走。

至今西陲人,歌咏偏童叟。

渔阳烽火来,关门竟不守。

惜哉百战雄,奸相坐掣肘。

平生视禄山,不值一鸡狗。

伏地呼圣人,兹颜一何厚。

毋乃贼妄传,借以威其丑。

不然效李陵,屈身为图后。

英雄值老悖,天道遘阳九。

终焉死偃师,曾作司空否。

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

长剑倚崆峒,永与乾坤久。

(0)

澄江

对面金焦好放眸,春江重渡蹇谁留。

一天风色归帆饱,万顷烟波画桨柔。

龙虎气衰堪饮马,鲸鲵浪息敢吞舟。

太平功业超千古,天险何尝是帝州。

(0)

渔洋先生以右丞竹里馆作图敬题应命

苍然古时月,下照檀栾影。

烟梢一万竿,翠滴衣裳冷。

幽兴会孤吟,造此无人境。

自非高士怀,于何悟深静。

我公有神契,千载遥相领。

偶复托岸廊,终焉慕箕颍。

妙处故不传,意与瑶琴永。

(0)

郯城

未了青才到,相看破客颜。

孤城郯子国,斜日马陵山。

柿叶遮残堠,荞花拥断关。

千秋征战地,旷望一追攀。

(0)

雪中家从叔瞿山过饮山居

青山闭户孤居惯,书卷时开逸兴多。

觅句每于闲处得,逢君何意雪中过。

寒花万树看图画,浊酒盈尊起和歌。

泥滑只今愁去马,荒村莫惜醉颜酡。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