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取鳣与鲔,暮取鲂与鱮。
赋民无令困,革尽毛安处。
我欲言之大将军家,将军不见省,奈何减民租。
将军出乘大马,入乘高车。
朝取鳣与鲔,暮取鲂与鱮。
赋民无令困,革尽毛安处。
我欲言之大将军家,将军不见省,奈何减民租。
将军出乘大马,入乘高车。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李孝光的《桐江》。诗中描绘了对民生的关注与对官员行为的期待。首句“朝取鳣与鲔,暮取鲂与鱮”以鱼喻民,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希望官员能如捕捞鱼一般,合理地征收赋税,既满足国家需求,又不使民众陷入困境。接着,“赋民无令困,革尽毛安处”进一步强调了减轻赋税、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后两句“我欲言之大将军家,将军不见省,奈何减民租”表达了诗人希望向有权势的大将军反映减轻民租的意愿,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或回应,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绪。最后,“将军出乘大马,入乘高车”通过描绘将军的奢华生活与百姓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暗含对官员奢侈浪费、忽视民生疾苦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公平正义、关注民生的深切呼吁。